经过连续四年的推广,忻府区张杂谷从千亩起步,今年发展到30000亩,形成了一年上千亩、两年上万亩、四年翻番上的喜人局面。更可喜的是,张杂谷的价格从开始的1.5元/斤涨到了今年4元/斤,保守点按照3.5元/斤收购,今年忻府区种植张杂谷的农民亩纯收入2000余元,全区谷子的总收入近8000万元。
忻府区在小杂粮生产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全区102万亩耕地中旱地占52万亩,小杂粮发展空间大。早在2012年山西出台“杂粮振兴计划”之前,区委、区政府就敏锐地察觉到小杂粮发展的机遇,2011年引进试验示范种植张杂谷,当年大旱,张杂谷亩产800斤、亩均增收500多元,农民朋友心动了,政府推广张杂谷的信心也坚定了。
几年来,忻府区委、区政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动农业技术力量,整合农业项目资金,通过小规模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逐步扩大种植规模,以点带线,由线到面,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最终达到了帮着农民赚的目的。
——解决农民对张杂谷认识不足、种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谷子成熟时,区政府组织农民在田间地头亲眼看一看张杂谷的长势,估一估张杂谷的产量,尝一尝张杂谷的米质。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测产,让地头的农民见证张杂谷的产量。通过现场说教,逐步实现了农民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的转变。同时,为了扩大影响,区政府组织拍摄了推广张杂谷的宣传片《黄土坡上五谷香》,分别在当地各种媒体宣传报道,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解决农民对张杂谷种植技术不懂的问题。区委、区政府组织农业专家开展了张杂谷种植现场观摩培训活动,每年累计大小培训20余次。让种植户“现身说法”,帮农民算好张杂谷种植的“明白账”。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了农民的顾虑,使群众对张杂谷的品种优势、种植前景和可观效益有了直观的认识,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种植热情。
——制定并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张杂谷的推广。一是将张杂谷种植纳入良种补贴范围,四年累计补贴300余万元。二是对种植面积大的村以奖代助免费送一台谷子精量播种机,四年累计赠送20余台。三是在连片种植100亩以上的村开展高产竞赛活动,累计奖励30000余元。四是免费为农民编印张杂谷种植手册解决农民种植难题。五是召开张杂谷观摩会,邀请谷子加工企业、种植大户搞对接,做好产销衔接,保证了谷子产得出、卖得好,使该产业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忻府区委、区政府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上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不管是外出参观学习,还是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不管是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还是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不管是引进、推广张杂谷,还是发展藜麦、油用牡丹、树莓,一项项种植计划的实施,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示范引领,有力地推动了忻府农业的转型,促进了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