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笼罩在京津冀的重雾霾刚刚散去,让对此近乎恐慌的民众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来之不易的优良天气让人们更加懂得了珍惜。对三地政府下重手治污再次敲响了警钟,也对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达标排污更是一种警醒。
然而,在石家庄市赞皇县一家名为德众钢铁的铸造企业,并没有因为霾害的不断来袭,给自身守法生产戴上了紧箍咒。浓黄的烟尘不断从该企业正在生产的小高炉里冒出。一份临时的排污许可证,和没有环评审批的德众钢铁,是如何被纳入工信部符合《铸造用生铁企业认定规范条件》名单?在国家严厉治理大气污染,力争减少雾霾天的当下,环保监管又去哪儿了?

基本农田保护区
钢厂尘烟四起
2014年10月14日,一场大风终于将连日来笼罩在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吹散。15日,中国环境观察按照污染举报信息,来到了赞皇县这家名为赞皇县德众钢铁有限公司所在地进行实地调查。该公司位于红旗大街东侧,占地约200多亩,知情人告诉中国环境观察,德众钢铁占用的是赞皇县农场的耕地,其厂区东侧、北侧都是陈村的土地。
上午10时30分许,站在陈村的村道边上向德众钢铁厂区望去,一股股的黄烟从炼铁高炉周围升腾而起,数分钟后,更有黑烟从车间喷涌而出,而后随风飘散开来。
一位骑电动车的大妈正从东北方向驶来,看到中国环境观察拍摄污染画面说:“这个厂子可把人害苦了,挨着它的庄稼全是黑的,你们现在看到的还不是最严重的,最厉害的时候整个是黑烟、黄烟。
这位陈村的村民还透露:“这个铁厂已经存在了10多年,冒烟从来没停止过,就连雾霾最严重的时候也不停。”
本刊在该厂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黄、黑烟尘也一直不停的出现。而后,拨打赞皇县环境保护局办公室电话和12369环保热线,希望环保监察人员能对该厂进行现场执法,而这一愿景并未变为现实。


从德众钢铁小高炉冒出浓浓黄烟
无环评 被纳入铸造企业名单
在德众钢铁提供的资料中,有这样的一份复印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6号,该公告公布的符合《铸造用生铁企业认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中,有赞皇县德众钢铁有限公司,一座350立方米铸铁高炉。
中国环境观察从赞皇县环保局任副局长处了解到,德众钢铁没有环评手续。而在工信部2011年3月实施的铸造企业认定申报中,企业须提供:营业执照、企业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纳税凭证、销售发票;高炉立项批复及环评批复,经改造变更情况等;产品年检证明、炼铁现场操作记录。2013年赞皇县德众钢铁有限公司更名为“赞皇县铭鑫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从“钢铁冶炼、销售,铸件加工,炉料经销”更改为“生铁冶炼、销售,铸件加工,焦炭、炉料经销”,股东姓名未变动。而2011年工信部对铸造企业申报认定条件中,明确禁止落后钢铁小高炉借铸造用生铁企业之名躲避淘汰。德众钢铁既没有环评,又不符合铸造认定条件,申报前并未做过改造和变更,诸多的先天不足和硬伤,有着怎样的神奇力量才能通得过工信部申报的“铸造用生铁企业”名单的呢?着实令人疑惑。


刚整改 污染再续
在德众钢铁提供的资料中,一张由石家庄市环保局核发于2014年6月23日的临时排污许可证复印件,上面的单位名称已成为“赞皇县铭鑫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在这个临时排污许可证核发的一周前,德众钢铁的环境污染治理整改验收被通过。
此次验收是为解决2013年3月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确定的26项环境污染整改问题。验收意见书中有这样的表述“通过整改提升了企业的环保治理设施装备水平,并通过进一步完善环保管理制度,有效控制了污染物的排放”。这与中国环境观察在德众钢铁生产现场所看到的排污景象大相径庭。
若中国环境观察在德众钢铁现场看到的烟尘飞扬属突发事件,按照《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中的规定:因突发事件或其他原因导致或者可能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的,排污者应当采取限产、停产或者其他有效措确保其污染物排放达到规定的标准,并在1小时内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而赞皇县环保局主要负责人并未提及该企业有突发事件的报告。
更名为铭鑫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的德众钢铁,在当地仍被人称为德众铁厂,存在了十数年,因污染也被诟病了十数年。一个始终没有环评手续的钢铁、铸造企业,违规生产了十数年后,借着一份审核并不客观的准入名单,希望从“黑户”的行列合法化。其长时间的污染,当地环保部门则视若罔闻,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赞皇县大打折扣。对此,本刊将高度关注。
来源:环境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