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正研究进一步放开价格 年底出台农业水价改革方案
来源: 中国证卷报 发布时间2014-10-16 07:16:15
□本报记者欧阳春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10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推进价格改革,放开一批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时,为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增强审批事项和发展改革工作透明度,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大厅即将于近期开业。
李朴民称,价格司的同志正按照发展改革委的要求积极开展价格管理和调控方面的工作,正在研究进一步放开价格的改革措施,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加强价格监管和调控工作。
他说,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包括再次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大幅缩减中央层面审批核准的投资项目内容。
此外,李朴民说,近期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出现一些腐败案件,监察部门正在按照司法程序进行处理,对价格司的日常工作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张明伦介绍,2014年本《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目前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下一步将修改完善后报请国务院尽快发布实施。据测算,本届政府前两年中央层面的核准工作量总共大约减少了76%。
张明伦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创新融资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有一定经营收益的重大水利工程,政府投资要给予优先支持,并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和扶持。
目前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约6千亿 年底出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本报记者欧阳春香
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张明伦10月14日在发改委“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在建的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规模约6千亿元,政府投资将重点和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的项目。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介绍,2014年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达到767亿元,比去年增加50亿元,目前已全部下达。
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全国水利投资总额为4397亿元,目前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就达6千亿。随着172项重大水利工程的陆续开工,预计水利将在较长一段时间都保持较高的投资额,水利相关工程及设备公司将迎来发展良机。
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项目
张明伦介绍,今年5月国务院启动了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建设,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建工程,另一部分是将要在今明两年和“十三五”期间陆续开工建设的。目前在建工程的总投资规模在6千亿元左右。
张明伦表示,将从四个渠道落实172项重大水利工程所需投资:一是随着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增加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将把重大水利工程作为重点;二是积极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水利建设投资结构,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倾斜力度;三是各级地方政府也将进一步重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增加用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四是将进一步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创新融资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在鼓励社会投资参与方面,张明伦表示,一是鼓励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方式参与具有一定收益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二是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有一定经营收益的重大水利工程,政府投资要给予优先支持,并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和扶持。三是通过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利用工程供水发电等预期收益质押贷款,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相对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四是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确保项目合理的盈利水平,增强吸引社会投资的能力。
李朴民强调,发改委下一步将以加快重点领域建设和促进重点区域投资为抓手,着力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方式,重点和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的项目。
出台水价综合改革方案
水价改革方面,高俊才介绍,发改委正会同水利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今年底将制定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出新一轮水价改革政策措施。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有了好的经验。如河北衡水采取了“一提一补”的办法,既促进了节水,又不增加农民负担,还有一些地方实行了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
同时,172项水利工程把重大农业节水工程放在了第一位。高俊才表示,下一步将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十二五”规划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到去年底已经达到7000万亩。估计到“十二五”末,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将超过1亿亩,完成规划目标的2倍。
在加快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方面,李朴民介绍,今年以来,已批复或上报国务院审批了河南出山店水库、陕西引汉济渭、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等13个工程的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另外,辽宁猴山水库、湖南莽山水库、福建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等47项重大工程,目前正在委托咨询机构开展评估。
来源: 中国证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