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的夏季很短,不经意间秋天已至。没有秋风,已有凉意。柳枝静静低垂,已不是春时鹅黄、夏时翠绿。这是一片神奇的高地!
本网讯:(刘延飞)2014年10月15日,中省市多家媒体在区委宣传部组办的“媒体宝塔行”山地苹果采风活动中走进宝塔区临镇镇山地苹果产业园。以此扩大山地苹果知名度,坚定广大群众发展苹果产业信心,推动苹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众媒体先后观摩了临镇镇任家塬果园、任家塬果业合作社、雷家村果园、官庄社区孔家塬果园,并听取了各果园负责人对苹果产业发展相关情况的介绍。
![conew_dscf6740_conew1[1].jpg](/uploads/allimg/141017/0933232442-1.jpg)
记者沿路看到一片采摘苹果繁忙的景象,果农们忙的不可开交,各个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宝塔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898.5米,平均无霜期150天,平均气温9.4℃,平均降雨量550毫米。山地土层深厚,雨热同季,雨量适中,温差大、海拔高、无污染,无公害,苹果生产坏境完全符合世界苹果优生产区七项指标,是陕西优质苹果最佳生产基地。
宝塔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高、光照足、日照长、无污染、无公害、山地土层深厚,有利果树生长,苹果生产坏境完全符合世界苹果优生区十项指标,是公认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发展苹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产的山地苹果品质优良,色泽艳丽、型正个大、皮薄肉细、脆甜味浓、耐储存、耐运输。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堪称健康果、长寿果、人间仙果。实为延安革命圣地之珍品,陕北黄土高原之一绝。并被国家相关部门授予“全国果业生产重点县(区)、陕西省果业生产“十强”县(区)、陕西优质苹果最佳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宝塔区山地苹果被国家品牌委确定为中国地方特产著名品牌。

任家塬果业合作社 包装好的苹果正在装车
任家塬村位于临镇镇以北9.7公里处,全村有93户、306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为2400亩,其中苹果面积为1700亩,挂果面积1400亩,2013年被市委、市政府评定为苹果专业村。在2005、2008、2012年连续三届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2006年被中央陕西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被延安市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绿色村庄”称号。经统计,2014年苹果套袋1250万只,预计产量2500吨(商品果2000吨),产值达1200余万元,人均收入近4万元。
任家塬果树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农民持续增收有望,是实现美丽、富裕、民主、和谐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支柱和保障。
![conew_DSCF6736[1].jpg](/uploads/allimg/141017/093323A16-3.jpg)
雷家村位于临镇镇官庄北塬8公里处,全村共有农户43户,农业人口183人。总耕地面积840亩,其中果园面积680亩(已经全部挂果)人均3.7亩,果树防雹网220亩,沼气29座,集雨窑45口。沼气养猪户24户,生猪存栏115头,母猪存栏25头。2014年全村苹果套袋700万只,预计产量1400吨,产值800万元,人均纯收入可达4.5万元。

记者正在采访果商
孔家塬村位于官庄北塬12公里处,共有农户26户,126人。是全镇典型的苹果专业村,现有果园面积480亩。2014年苹果套袋420万只,预计产值5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在4万元以上。
成立了孔家塬村新农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果树技术服务队,加强果树技术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提倡果园机械化的使用,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果园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逐年提升,苹果树真正成了孔家塬人民的致富树、摇钱树。
“十二五”时期,宝塔区按照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遵循“彰显产业、富民强区”战略,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益为主线,以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果品为方向,以发展山地现代果业为目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种植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建立销售网络,强化品牌意识,继续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宝塔山地苹果。全面引进现代果业新技术,提升果业管理水平,使山地苹果向全新的现代化果业方向迈进。
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宋晓文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