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北冰洋汽水:老北京独有的记忆


时间:2014-10-15  来源:经济视野网 点击:
文/本刊记者 余迪 炎炎夏日已经到来,各种冷饮成为消暑的必备品。在偌大的北京城,你会发现在各个小卖铺、餐饮店里会有一种小玻璃瓶装的橙色汽水,上面还印有一只“仰天长啸”的北极熊。这就是老北京独有的北冰洋汽水。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6年,可谓是近百年的老品牌了。老字号从诞生之日起,它就带有时代的印记,它的产品是商业历史积淀的符号。老字号产品的前世今生、发展演变,是意味深长的商贸文化的发展演变。尽管有着辉煌的前生,如果没有脱离窠臼的勇气,老字号仍然会步履维艰。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老字号在不断的创新中,也同时品尝到了倚老卖老的苦涩。北冰洋汽水在几经沉浮中完成了它的蜕变。
“可乐、雪碧还是美年达……你最喜欢的汽水饮料是什么?”随便问一个在北京长大的“80后”,他们必然会脱口而出:北冰洋。在这些人的童年里有着刹口的口感、橘子清香的北冰洋汽水是“80后”的独爱。在经历了私有、国有、外资注入、停产到再次回归,2011年年底,北冰洋汽水以独特的身份再次回到了京城市场中。如今,一瓶4块钱的“北冰洋”已经成为这个夏季独有的符号。

承载一代人的回忆

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的前身叫北平制冰厂,是北京市第一家人工制冰企业。卢沟桥事变后,被日军充作专用仓库。后制冰厂恢复运转,但是经营惨淡,于1948年前后倒闭。1949年,制冰厂收归国有,改叫北京新建制冰厂,并招聘了10多名原来厂子里的老工人。
1950年6月,制冰厂正式注册风靡了半个世纪的“北冰洋”商标以及雪山白熊的商标图案。当年就出产了自己的第一批产品——果味冰棍。第二年又增添了雪糕、冰激凌等品种,并在这一年改名为北京市食品厂。1954年,经过当时市政府批准,“北冰洋”正式在安乐林路安家。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上海的屈臣氏迁入京城同北京市食品厂合作。屈臣氏从上海向北冰洋带来了数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体化灌装流水线。虽然设备年头有些久远了,但是在当时的北京,那可是第一家用现代化的作业生产汽水的。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北京的市民在抱怨炎炎夏日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到北冰洋汽水送来的凉爽。同时,上海方面还派遣了一批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技工来到北京协助生产。
五六十年代,当时国内的经济刚刚开始复苏,大家的生活质量都在逐步地提高,很多人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温饱了。但是,消费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商品供应的缺失实际上并不能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要。北冰洋食品公司的一系列产品恰好满足了北京市民对于冷饮方面的新的要求,特别是“北冰洋”汽水,一上市就受到了北京市民的喜爱。一毛钱的汽水,对于一个月收入可能只有二十几元的家庭来说,也算是不大不小的“奢侈品”了。但是每到夏日,一瓶冰镇的北冰洋汽水,不但对于孩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就是对成年人也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
在经历了北京新建制冰厂和北京市食品厂后,1985年,北京市食品厂改制成立了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也是因为这次的改制让北冰洋汽水进入了历史最辉煌的时期。1985年至1988年,北冰洋公司产值超过了一亿元,利润达到1300多万元。在改革开放前,北冰洋冷食、北冰洋汽水曾在北京市场占据有“统治性”的地位。有不少消费者回忆道:“那时候,一放学就拿着钱到学校外面的小卖铺买一瓶汽水,有时候没有太多钱,就几个同学一起合着买,三伏天从冰水里提溜出来用起子起开,‘咚咚咚’三下五除二灌下去,既解渴又凉爽。”一直居住在北冰洋汽水的原址安乐林路附近的居民曾回忆说:“最火的时候,在食品公司准备拉货的货车总是排着长队,尤其是到了夏天,队伍可以从安乐林路一直排到沙子口外,足足有两三百米。”
最早由于没有冰箱、冰柜一类的设备,小卖部、合作社一般都会用一个大桶盛满了凉水,偶尔商家还会往桶里扔进一两块冰,将汽水放进去泡着,也就是北京话里所说的“镇”。汽水销得特别快,往往是一桶还没泡凉就已经被顾客买走了。一些地方比较宽裕的小卖部就在门口用水泥砌起了一个大池子用来泡汽水,基本上一两箱的“北冰洋”放进去都没什么问题。再到后来,可能是嫌用水“镇”的效果不太突出,市面上开始出现了用“冰镇”给汽水降温的手法。那会儿无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只要是看见门口摆着一块一米见方,30厘米到50厘米厚的大冰坨子,不用问,准是卖北冰洋汽水的。一般冰面上会凿出一个个的小凹槽,汽水、啤酒就好像不守规矩的幼儿园小朋友,高高低低错落着排成了一排。小卖部的老板守着大冰块,一边与街坊邻居谈笑,一边不住地用手翻转着饮料瓶子,让它们“均匀受凉”,偶尔还会往上面浇一些水。
遇到有人过来掏钱光顾,老板非常爽快地拿过瓶起子,利落地一撬,对于瓶盖的去向却丝毫没有关心的意思。就在同时,“口兹”的一阵响,汽水就如同开了锅一般,迅速往上冒着一排排的泡泡,一股袅袅婷婷的白气顺势从瓶口冒出。瓶盖则翻滚着在地上快速地舞动着,然后又马上平静。不到晚上打烊关门,小卖部老板是绝对不会打扫这些瓶盖的。
一瓶北冰洋见底,顾客心满意足地交回瓶子,拿上押金,同时伴随着几个响亮的嗝儿,甚至“放气”现象,继续做自己的事情。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小卖部门口一摞摞的印有“北冰洋”字样的塑料汽水箱子或用硬纸箱子或用木质三合板做成的写有“冰镇北冰洋汽水”的大招牌,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北冰洋”冷饮在当时是地位和富裕的标志,百姓家只有招待贵客才一次买上五六瓶汽水。计划经济时代的“北冰洋”,不但是北京市民时尚与潮流的象征,而且连续多年作为人民大会堂国宴,国庆节、五一节天安门焰火晚会,外国运动员来华参赛等国家重大国事活动的指定饮品。

消失后的再回归

而到了1994年,随着招商引资大潮的来临,北冰洋食品公司引入外资。在国企的“合资潮”中,北冰洋食品公司也同外商合作,分别成立了4家合资公司。“北冰洋”汽水则被分配给其中的百事—北冰洋饮料有限公司生产。但遗憾的是,包括百事—北冰洋在内的3家公司没多久就全部关门大吉,只有北京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还在继续生产着“北冰洋”,但是产品却变成了桶装的纯净水。
合资初期,北冰洋冷饮曾生产过一段时间,不过很快就淡出了市场。“这就是当年著名的‘水淹七军’事件,以‘两乐’为代表的国际饮料品牌在当时政策的鼓励下,一举收购了当时国内最著名的七大饮料品牌,包括天津的山海关、上海的正广和、沈阳的八王寺、四川的天府可乐等,其中影响力排名第一的就是北京的北冰洋。”北冰洋公司负责人邢慧明说。
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这些品牌便被“打入冷宫”雪藏起来。北冰洋的老工人及其上级单位——北京一轻控股公司一直惦记着这个老名牌,希望收回并重新启用它。经过谈判,2007年,中方要回了“北冰洋”商标,交换条件是,中方在2011年3月底之前不能以“北冰洋”品牌生产销售碳酸汽水和饮料。如此一别,北冰洋便销声匿迹了15年。
2011年11月,伴随几代人成长的“北冰洋”再次走进北京民众的视野,它的回归,再次勾起北京人浓浓的怀旧情结。
北冰洋公司负责人说道,北冰洋这个北京人心中记忆最深的老品牌,这次回归市场并不只是为了重新唤起老顾客的记忆,同时还是为了争取新一代消费者。不过,更大的目标是要重新振兴北冰洋老品牌,把这个品牌做强做大。首先要踏踏实实把品牌做好,把产品做好做实,打好基础,为后期发展做好准备。
北冰洋汽水是北冰洋的一个符号,是激活这个品牌的承载体。北冰洋的回归,应从金字招牌北冰洋汽水的回归开始。北冰洋从2010年底就开始筹备,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终于在2011年11月1日正式上市。第一天就销售1万瓶,其后经历了40天的持续热销。
回归后的销量超出了北冰洋的想象。如此大的销售量,这也证明了人们对老品牌依然热爱,且对它的经典口味记忆犹新。

北冰洋的故事还在继续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有关要求,今年3月至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老味道、老故事、老品牌——坚守诚信的力量”主题宣传活动,将联合政府、企业、行业专家、媒体及公众等多方力量,通过媒体报道,深入宣传食品药品行业品牌企业的诚信文化和历史传承,讲述诚信为本、以义取利的“中国故事”,突出重诺守信与品牌美誉、良性发展的正向关系,不断夯实道德诚信的内生经济基础,弘扬诚实守信的行业风气。
在今年的5月22日上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办,中国经济网和新华网联合承办的“老味道、老故事、老品牌--坚守诚信的力量”研讨会在经济日报社举办。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奇作为老品牌企业代表,讲述了老品牌企业背后的老故事。
他表示,北冰洋品牌弥足珍贵,是企业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2011年11月北冰洋品牌重新复出以后,加入了时尚新元素,使得老北冰洋有了新内涵,“老北京的味道,还是当年那个味,亦没有变。”他表示,企业一直以维护北冰洋、义利两大品牌价值的持续生命力为核心,紧紧围绕食品安全、提升产品品质的中心,以创新为驱动,以细化管理为前提,落实和推进规划项目,切实履行“弘扬民族品牌,不负百姓信赖”的历史使命。
北冰洋到今年已经有整整78年了,历经风风雨雨,即使是被雪藏的十几年,召唤北冰洋复出的呼声仍不绝于耳。一个企业不见得有很多的产品,但是正是因为企业的经营与生产者本着“先利后义、薄利厚义”的诚信经营理念,担负着责任与义务,让上一代北冰洋人打造的金字招牌在消费者心中继续成长,继续发光,才能让这个老品牌如此深得一方消费者的认可。即使曾一度淡出江湖,但是经过经过一轮轮漫长而艰辛的谈判,2007年,一轻食品终于将这一民族魁宝品牌收回,北冰洋再度重出江湖。
北冰洋的成功复出不仅在于新北冰洋坚持了传统产品的特色和品质,同时还为老品牌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元素。再次修订设计了北冰洋商标,在保留原白熊、冰山元素的基础上,赋予了北冰洋熊幸福、健康的生动形象;在继续采用环保、怀旧的玻璃瓶的同时,增加了现代时尚的线条、形象防滑的橘皮纹理和彰显人文关怀的盲文标识。另外,在深入研究市场后,还开发了无糖橘汁、无糖橙汁、枇杷、酸梅汽水、苏打水等系列产品,使老北冰洋有了新的内涵。
在原料上,保证每瓶北冰洋汽水的原料都是纯果汁,里面的沉淀物都是果肉。这种天然的配方也使每100毫升中热量比同类碳酸饮料更低,无形中做到了更天然,更健康。同时,北冰洋还在不断优化设备工艺,打造北冰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新北冰洋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经过两年的发展,到2013年,北冰洋逐步站稳了北京市场。现在的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今年的市场需求,而北冰洋方面也表示准备在下半年再增加一条生产线,为北冰洋未来十年的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说到北冰洋的发展,不能不提的还有北冰洋旗下的其他经典产品,包括双棒雪糕、冰棍、袋儿凌、罐头等,也全都是京城百姓不可磨灭的时代记忆。李奇在研讨会上还说道,未来将继续打造北冰洋这一驰名品牌,逐步实施北冰洋冷冻、北冰洋熟食、工业旅游等项目,力争走符合自身的现代都市产业发展之路,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综合食品企业集团。
经济日报社前总编辑艾丰说道:“我觉得,北冰洋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中国人一定要非常珍惜、爱护、支持自主品牌,特别是老牌子。我们要继续挖掘北冰洋的故事,我觉得挖掘这个内涵比挖掘工艺内涵还重要。因为工艺内涵企业就可以做了,但是这个内涵是关系到全社会的观念。”
北冰洋,它不仅是老一辈北京人的骄傲,也是新一代年轻人所要维护的一个民族品牌。北冰洋的故事还在继续续写。


来源:经济视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