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坚守创业第一线
时间:2014-10-15 来源:经济视野网 点击:
次
|
文/本刊记者 余迪 相较于地产大亨的呼风唤雨,互联网小开的满面春风,刘永好这位中国民营企业家似乎略显低调。然而事实上,刘永好,这位胡润口中最值得尊重的中国企业家,民生银行的联合创始人,已经带领着新希望走过了30多年。作为第一个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民营企业家,刘永好掌管的新希望集团也是中国最大的企业帝国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饲料企业和中国第二大肉食企业;中国民生银行的大股东,投资了信托、保险,拥有自己的海外基金以及销售额即将达到100亿元的房地产业务板块。作为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和农牧企业,中国最大的农牧产业集群,新希望集团已经牢牢奠定了中国农牧业企业的领军者地位,并向世界级的农牧企业迈进。更为难得的是,在中国民营企业创业史里,有多少人在改革大潮中被洗刷的杳无音信,但只有这位永远保持标志性礼貌微笑的刘永好还坚守在创业的第一线。
从教师到养殖户
1951年9月,刘永好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尽管出生在“天府之国”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是他从小却没有享受过富足的物质生活。20岁之前他没有穿过一双像样的鞋子,没有一件新衣服。靠上学改变命运的刘永好,捧上了让人们羡慕的“铁饭碗”,在四川省机械厅企业管理干部学校当教师。按理说,命运对他够垂青的了,可他却偏偏不安分——辞去公职,和另三个兄弟一道,去农村创业。
在20世纪80年代初,能做什么呢?四兄弟经过再三商量,最终选择的是别人不看好的农产品生产领域——养殖业,它投资相对少,技术含量低,自己也熟悉。中国历来就不缺乏有想法的人,但是却极度缺乏将想法付诸实践的人。刘永好与兄弟们说干就干,在自家的阳台上养起了鹌鹑,鹌鹑越养越多,下的蛋也越来越多,钱包也渐渐鼓了起来。小打小闹不能成就大事业,他们决定回乡创业,开办一个良种场。由于在创业初期没有足够的资本,他们本打算向朋友借,可是那个时候朋友谁都没钱,于是他们决定向银行申请贷款1000元。没料到相关部门总是用“等一等,看一看”的态度推诿,贷款到最后都没批。四人无奈,只好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家中值钱的物件,凑齐1000元钱,在成都市新津县开办了“育新良种场”——后来的希望集团就从这里起步。
良种场以孵化小鸡和鹌鹑为主,兼营蔬菜种植。因为土地少,在种植上扩大不了规模,于是往养殖业发展。没有孵化箱,他们到货摊上收购废钢材,然后到工厂租用工具自己来做。经过一年的辛苦,良种鸡孵化场终于有了可喜的进展,孵化的小鸡开始供不应求。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灭顶之灾”骤然而至。1984年一个专业户下了10万只小鸡的订单,这可是一笔大买卖。被喜讯冲昏头脑的刘氏兄弟马上借了一笔数额不小的钱,购买了种蛋。四兄弟开始编制他们的美梦,但万万没有想到将孵出来的2万只小鸡交给专业户后,专业户却跑了。他们去追款,发现对方已经是倾家荡产。“下单的人已经跑了,他老婆跪在地上,让我们饶了他。看到这样子,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剩下几万只小鸡马上就要孵出来,而我们又没有饲料,这时候又是农忙时节,农民不会要,借的钱又要马上还,我们真的是绝望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永好的语气中还是透露出一丝悲凉。走投无路之下,兄弟们碰头商量着究竟是从岷江的桥头跳下去,还是隐姓埋名远遁新疆。那次会议,真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在“跳岷江”、“逃新疆”、“继续干”三条路中,他们最后咬牙选择了第三条,不逃、不躲,正视并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连夜动手劈毛竹、削竹篾、编竹筐。以后的十几天,他们每天都赶到20公里以外的农贸市场卖鸡雏,风雨无阻。农贸市场的个体商贩们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初来乍到的刘永好,没有一席之地。第一天卖鸡雏的晚上,刘永好就在向看门的老大爷借的一张板凳上坐了一夜。第二天,他的诚恳和执着打动了别人,终于得到了一块地,这才把带来的鸡雏卖掉。一连十几天,嗓子喊哑了,人也累瘦了,碰到下雨天摔得跟泥猴似的,但剩下的8万多只鸡雏终于也卖完了。
创业初期的第一次危机虽然化解了过去,但是兄弟们的士气却大打了一个折扣。关键时候,还是老大刘永言的一席话起了作用:“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内心的激情被重新点燃,他们重新鼓起斗志,决心将“小”鹌鹑养“大”。大学生出身的四兄弟专业各有所长,抱团养小小的鹌鹑,好比“高射炮打蚊子”,效果自然有所不同。他们用电子计算机调配饲料和育种选样,摸索出一条经济实用的生态循环饲养法:用鹌鹑粪养猪、猪粪养鱼、鱼粪养鹌鹑,这使得鹌鹑蛋的成本大大降低。到了1986年,育新良种场改名为希望,年产鹌鹑15万只,在成都东风农贸市场鹌鹑蛋批发门市部中,每天都堆放着数十万只蛋。鹌鹑蛋被贩卖到国内各个城市,刘永好他们的门市部俨然成为了全国鹌鹑蛋批发中心,而且还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新津县农民养的鹌鹑和生产的鹌鹑蛋比号称世界鹌鹑大国的德、法、日还要大,他们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鹌鹑大王和世界鹌鹑蛋大王。
从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到让人同情的市场小贩再到鹌鹑大王,在这其中刘永好饱受了磨难和挫折,饱受了委屈和白眼,但这也使他的创业心理逐渐成熟,内心也变得更加的坚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了总会有回报,经过六年的努力,到1987年,他们已经把最初的1000元变成了1000万元。
从养殖户到“饲料大王”
从事鹌鹑养殖业后,刘氏兄弟针对鹌鹑不同阶段需要的营养不同,对各种原料、药品、添加剂进行认真分析,研制出了一系列鹌鹑饲料。随着鹌鹑业的发展,鹌鹑饲料供不应求,这又促使他们办起了饲料加工厂。随着鹌鹑养殖户越来越多,市场迅速趋于饱和。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刘氏兄弟把自己养殖鹌鹑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新津县的养殖专业户,造成刘氏兄弟与身边的养殖户在家禽养殖和家禽饲料方面短兵相接,为避免造成两败俱伤,他们想到了将产品升级,将鹌鹑饲料厂转产其他高档饲料。
生产饲料需要氨基酸,而氨基酸当时只有深圳有,刘永好每年都必须到深圳购买氨基酸。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永好看见一个公司的门市部门前,人们排着长长的队等待购买饲料。通过向等待购买饲料的农民询问,刘永好了解到这名为“正大牌”的猪饲料,虽然价格奇贵,但对猪的增肥效果极好,所以,农民排长队购买这种猪饲料。刘永好心想:鹌鹑和鹌鹑蛋远远赶不上老百姓对猪肉的钟爱。哪家饭桌都离不开猪肉,猪的市场太大了。四川是中国养猪最大的省,农民喂猪用青草、大麦和红苕,需要好几年才能把仔猪育肥。巴蜀的养猪业太落后,看来,养猪业要向现代化飞跃,必须以发展饲料为突破口。四兄弟一经商量,当机立断,立即转战猪饲料市场。1987年,希望饲料公司在成都新津县古家村买了10亩地,投资了500万元,建立了西南最具规模的希望科学技术研究所和饲料厂,而后又投入4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聘请国内外一批专家教授进行研制开发。
创新不单单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生产方式的创新。研制新型乳猪营养饲料一般都离不开鱼粉,刘永好想到可不可以用四川的蚕蛹代替一部分鱼粉呢,经过反复试验,刘永好发现,把部分蚕蛹干粉与鱼粉混用,效果接近全鱼粉。刘氏兄弟的脑子很活,在试验中新办法不断的涌出。由蚕蛹,他们又想到用工业奶粉进行科学配方来提高乳猪饲料转化率,用这种原料配制生产出来的饲料,不但完全符合营养标准,还大大提高了转化率。通过本地特有的一些代用品代替那些难以弄到手、成本过高的原料,“希望”生产出来的“希望牌”1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不仅质量不比外国的饲料差,而且还降低了成本,真正做到了价廉物美。
当时的 “正大”外资饲料公司已经占据了中国猪饲料市场的半壁江山,并在成都投资一亿元建了一家饲料厂。从卖鹌鹑蛋开始就积累了一整套散发、张贴小广告经验的刘永好,在“希望”牌饲料一面世,马上带着自己的小广告下了乡。口号从最开始的“养猪希望富,希望来帮助”,到后来的“吃一斤长一斤,希望牌奶猪饲料就是精”。刘永好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创意是我做的,稿子是我写的,刻是我找人刻的,贴是我自己贴的,每家每户猪圈都贴上了我们的广告。”谁能想到,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开山鼻祖竟是刘永好。由于价格低廉且有一定效果,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销量就同当时的饲料王牌“正大”不相上下。至于如何击败竞争对手,一举垄断成都饲料市场,刘永好多年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只用了三个字:价格战。“希望饲料是小公司,又是四川本地的企业,耗得起。”刘永好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希望”的蚕食鲸吞使得“正大”既没有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最后双方达成了协议——“希望”以成都市场为主,“正大”以成都之外的市场为主,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第一次打赢外资企业。经此一役,奠定了“希望”牌饲料在中国猪饲料市场的霸主地位。到1990年3月底,“希望”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饲料厂。
随着希望集团不断壮大,对于企业后续的扩大发展,刘氏兄弟四人有了不同的想法,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终于在1995年,他们决定遵循“资产平均分配”的原则,划清四人的产权,各自发展。老大刘永言拥有大陆希望公司、老二刘永行成立东方希望公司、老三刘永美(陈育新)建立华西希望公司,而老四刘永好成立南方希望公司(后改组为新希望集团)。自此,希望集团完成了产权明晰化。刘氏兄弟的分家实在“太不精彩”,但却是中国企业史上最精彩最完美的“亲兄弟,明算账”。通过分家,希望集团从传统的家族企业,向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转变。
将新希望带出国门
2012年,新希望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了806.39亿元。新希望国内饲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但却面临惨烈竞争。国内饲料企业最多的时候竟达到1.3万到1.5万家,行业毛利率也一降再降。“国内饲料市场日趋饱和,产能严重过剩。全行业一年市场销售2亿多吨,但是总产能却远远超过这个数。”刘永好说,在这种格局下,就要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来对行业“小、散、乱”的格局进行梳理、调整,并且新希望还要走出国门。
刘永好表示,新希望的海外事业起步于1996年,目前新希望已经有30多家海外企业,除了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柬埔寨,还有南亚的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地。南非、埃及、土耳其、东欧等地的工厂也已建成或正在建设。“新希望正以每年新增10家左右工厂的速度大踏步走出国门。这条路走了十多年了,尝到了甜头,因此也加快了建设速度。”刘永好认为,在国外的投资回报比国内要高;到了国外往往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扩大了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还可以培养很多人才。
“我们的基本理念是:在发达国家买品牌、技术;在资源丰富的国家买资源,比如乳业、牛肉加工;在发展中国家建工厂。”不过,刘永好也指出,海外收购建厂貌似很光鲜,很洋盘,但其实压力很大。“有一次,公司在埃及的工厂刚准备开张,就遇到了埃及革命,埃及大使馆建议大家撤离,新希望总部也建议中方员工暂时撤回,但是当地的团队在经过慎重考虑后还是决定暂时不撤离,在给我们的回复中他们提到:会请保镖保护,并尽量不随意走动……”刘永好说到这里无限感慨,他也给有走出去想法的企业提出建议,要充分估计到出去发展的困难,比如政治、语言、法律等各方面,并且要搭建一个各方面都可以应对的团队。
坚持与时俱进
“我跟马云,跟好多互联网的企业家都是好朋友。”刘永好说,与他们的接触,让自己认识到所有企业都要学习互联网精神。“什么叫互联网精神?就是变革精神,创新精神,危机意识,就是不断追求探索,不守陈规,创造新的格局。”在时髦的互联网金融上,刘永好也有所动作。2013年10月9日,新希望集团和上海陆家嘴集团、日本SBI集团已经联手,拟共同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开展金融创新业务。此外,刘永好还和郭广昌、史玉柱等一起与民生银行子公司合资30亿元,在深圳前海注册了民生电商,拟与银行合作,依托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现在饲料一两千万吨了,再做也做不到一亿吨。我们要用互联网的精神来引导创业、投资和发展,我觉得这就是新的机会,或许这就是我们企业自身的变革的新机会。”作为民生银行股东,刘永好亲自出资参与民生电商、与陆家嘴金融集团合资建立互联网金融项目,尽管是传统行业出身,刘永好却一直在抓住新兴行业的发展契机,一脚踏进互联网领域。
不仅如此,刘永好甚至对移动互联网都有自己的理解,“现在手机有很多的软件、游戏都是给小青年开发的,我认识一个大学生通过微信买产品,再通过微信销售,一个月可以赚几万块钱,但能持续多久我不知道,但至少这就是新的生意。”
2013年5月辞任了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将上市公司的接力棒交给女儿刘畅,但刘永好没有停下自己寻求创新的步伐。2013年在四川,从财富论坛、到华商大会,再到西博会,刘永好的身影一直都在。刘永好认为,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这对新希望集团乃至四川经济发展都是颇为关键的一年。刘永好表示,自己现在思考最多的是国家给了民营企业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机遇,这种格局下应该如何把握?他坦言:“其实对我们企业来说也有很多的选择。这段时间我更多是到处走一走看一看,不断跟人合作。”
为中国食品安全鼓与呼
“食品安全问题要借助市场化的手段,充分发挥餐饮企业、机构和组织者的行业自律和带头作用,效果会更好一点。政府要做的就是,一方面大力扶持、引导和宣传优秀的食品企业,另一方面要严打、严惩违法违纪的‘黑心’生产商,形成‘一拉一打’的局面。”2014年 6月29日下午,在“发现中国好食材”启动仪式暨亚洲餐饮联盟成立仪式间隙,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般说道。
对于未来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品牌建设,刘永好一直倡导“全产业链”的理念。他表示,新希望要做的,首先要把饲料质量做好,这是最重要的。第二,要把饲料延伸到养殖业、肉食加工业、奶业,贯通产业链,特别是通过建立亚洲餐饮联盟,把产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联通,就能更好地保证食品的安全。
他强调:“好食材是生命的必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没有安全一切都为零,甚至为负。”食品安全完全依靠国家的行政监管,有相当大的困难和压力。因为全中国的餐饮行业有几百万家,甚至上千万家,是除了农业以外最大的行业,就业人口在几千万。再加上上游的食品生产、销售、物流企业,再上游的广大农民朋友,食品安全问题就牵涉到数亿人民。餐饮业有如此庞大的体系、分散的区域,除了国家层面的监管之外,还需要发挥企业自身以及行业协会的力量,他们作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责任人和执行者,对于问题细节也是最了解情况的。发挥餐饮企业、餐饮机构和组织者的自律和带头作用,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面对当下日益突出的环境难题,刘永好认为,“原料供给太分散,水土不安全”,是导致食品安全难以保证的根本原因。首先要做的是形成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从源头抓起,保证水土的安全,其次在生产加工环节,做到科学、规范的管理,消除不安全隐患。
63岁的刘永好依然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在亚洲餐饮联盟成立仪式上,刘永好掷地有声地表示“保证食品安全,要靠国家的立法,要靠政府部门的监管,更重要的靠我们企业的良心。通过‘中国好食材’的活动,组建亚洲餐饮联盟,来弘扬一些好的餐饮企业,来促进一些好的食材健康的发展。我们一批餐饮人联合起来组合,就是要促进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就是要让我们中国的餐饮走在世界的前列! 来源:经济视野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