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评论员:白杨)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3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现代政治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政党政治,是由政党的政治领导起主导作用的国家施政和社会管理过程。目前全世界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除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均实行政党政治。一个国家的兴衰,与该国不同政党的政治竞争和处于执政地位政党的领导作用密切相关。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经由革命取得执政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指导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但是,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却因为对于执政后的使命和任务缺乏理论的指导和正确的认识,而导致出现各种挫折和错误,严重的甚至以探索的失败而告终。因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历史、理论和建设实践进行梳理考察,以得出有益借鉴,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历史是忠实的镜子,知史可以明鉴。中国古代的唐太宗就曾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梳理和考察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建设史,同样能够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提供指导借鉴。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能够走出低谷,继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执政党对自己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有了正确认识,从而采取了有效措施,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使党不断适应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从而能够始终成为领导建设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
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为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制度和体系保证。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