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全力构建大救助格局 ——社会救助,民政唯一“一票否决”


时间:2014-10-14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点击:
中国江苏网10月14日讯 阜宁县阜城街道办光明社区的计高熊最近心情不错。老计今年62岁,妻子患有心脏病,女儿读大专,一家三口一直租房生活。今年9月老计到县社会托底救助中心申请经济适用房,没想到特别顺利,县中心受理申请后,1个工作日内就交办给了县住建局分中心,并全程跟踪督查。目前,老计的经济适用房申请已获审批,进入了摇号等候房源阶段。县中心成立三个月已接到群众求助900多例,办结率99%。

  临时救助要清除盲区

  建立救急难机制,缩短临时救助审批时限,杜绝违反道德底线的极端事件发生……记者从昨天在阜宁召开的全省全面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经验交流会上获悉,我省将全面推进临时救助,清除救助盲区,将现行制度没有覆盖到的低保边缘家庭、特殊困难人员全部纳入政府救助体系,建立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大救助”格局。据介绍,阜宁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社会托底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打破部门壁垒,将8大类68项救助政策整合成为一套完整的托底救助制度,并在县级层面成立社会托底救助中心,在13个县直部门和18个乡镇(街道)设立分中心,在村居设立工作站,建立起托底救助的组织保障以及政策保障体系。

  “社会救助,是今年民政唯一一个一票否决的项目。如果这一块绩效考核不达标的话,就不能参加全国民政系统的评先评优。”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介绍,2007年我省就建立了临时救助制度,帮助许多临时生活困难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但目前的临时救助制度还有不少不够理想的地方,如对象界定不够明确,救助标准不太统一,救助实施不够及时等。对此,我省将修订出台《江苏省临时生活救助办法》,构建科学的“大救助”格局。

  全省乡镇实行“一门受理”

  今后,临时救助在对象界定上,将实行“应救尽救”,既要覆盖所有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居民家庭,又要做到对低保等困难家庭的重点救助。同时,综合考虑居住事由、居住场所、居住年限、缴纳社保等各种因素,将非户籍常住人口纳入临时救助范围。严格执行审核审批程序,最大限度减少经办管理人员自由裁量权,缩短审批时限。建立临时救助资金保障机制,探索按照当地常住人口人均一定标准安排临时救助资金。临时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政策要有效衔接,完善医疗、教育政策,将低保对象享受的优惠政策向临时生活救助对象拓展。

  目前,全省所有乡镇(街道)的“一门受理”窗口已挂牌设置到位,“求助有门、门里有人、人人全能、能解急难”,由民政牵头统筹的“大救助”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形成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网络

  托底线、救急难的前提,是查明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属实。截至今年上半年,苏州市利用跨部门核对系统检出1430户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检出率达5.8%,直接减少财政支出1200万元。“虽然检出率很高,但当前核对系统建设仍然存在缺陷。”苏州市民政局副局长胡跃忠表示,通常反映家庭经济状况的“票子、房子、车子”三要素中,最直接的是票子,但由于“法无明文”而迟迟破不了题。为此,苏州市从最难啃的“骨头”——金融资产核对入手,出台“金融资产信息查询办法”,赋予民政部门依法查询核对的职能。首批15条电子比对专线将于10月底建成,明年将实现包括保险、证券在内的各金融机构电子比对专线全覆盖,这也是省内第一家实现金融核对突破的城市。

  省民政厅副厅长章大李介绍,全省13个市、92个县(市、区)均已建立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91%的市、县(市、区)建立了核对信息平台,核对机构机制的全覆盖将在年底前完成。

  “民政一门受理并不难,难就难在,门开了,群众的求助接了,怎么转接,而不是‘转嫁’?”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军说,南京市成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与多个部门加强沟通,明确受理、转办、分办的时间节点,让群众的困难在最短时间内“一站式”解决。

  截至9月底,全省已有96%的市、县(市、区)建立了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年底前也将在所有县市区全面确立。

  “过去没有钱,没有人,临时救助很难广覆盖。现在有钱有人有制度,要让所有困难群众都知道临时救助制度。”侯学元说,临时救助应该“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形成主动发现的救助网络。对一些急难求助资金需求过大或是因急难问题影响当地稳定的,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情况,力求更好地解决问题,确保社会稳定。

  本报记者唐 悦

  

原标题: 求助有门,门里有人。我省全力构建大救助格局 ——社会救助,民政唯一“一票否决”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