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陕西华县:弋增善和他的惠农合作社


时间:2014-10-13  来源:中华网 点击:

七十年峥嵘岁月,七十载春夏秋冬,年轮在他刚毅的脸夹上留下了深深的“犁铧”,消瘦的身躯因常年奔波于庄稼地而显得黝黑苍老,一双布满老茧、被风吹日晒多年的双手,在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的种子,如今,收获了丰收的硕果。

他就是陕西省华县惠农芦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弋增善,一位70岁的老人,身板硬朗,声音洪亮,真诚直爽,刚健厚朴,浑身散发着一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活力和精神。

初中毕业后,先后担任过生产队长、大队长、商会会长、到如今的关工委副主任、农科协副主席。由于德高望重、办事公道,被村民一致推选为华县柳枝镇王宿村党支部书记,多次被市、镇评选为先进工作者,受到省、市、县领导的多次接见。

改革开放初期,弋增善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率先在村里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然而,在当年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地方,弋增善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反对,曾几起几落。当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可喜变化时,他才被有关部门认可,被群众理解,并成为当时的先进典型。

1984年,弋增善在华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原毕家乡王宿村成立了芦笋协会。他为了彻底 改变村里的贫穷面貌,让大伙儿逐渐富裕起来,便自费上山东、到江苏、去山西等地联系芦笋等农产品销售业务,为的是能让村民的芦笋卖个好价钱。谁也没想到, 这在当时却违反了“农产品只能在当地销售”的土政策,被停了职。可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一个月后他又恢复了职务。他说:“从那以后,我的干劲更大了。老百 姓选我,就是信任我,我就是要为大家服好务。”

到了1995年,由于王宿村的带动,芦笋种植在毕家乡已发展到13000多亩,当时村民每亩收 入就达到一万元左右,芦笋也远销山东、江苏多地,王宿村成为远近驰名的芦笋村。“旺季时一天要发120吨菜,挣钱全不费力气,全村400多户人,到 1998年村上的代办储蓄所就有存款158万元。”弋增善说,当时王宿村的土地几乎全部种植经济作物,其中1300亩芦笋,800亩梨树,200亩黄花 菜,全村仅有20亩地种的玉米小麦。

2003年8月,阴雨连绵,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打乱了毕家人宁静的生活,昔日的富足一片狼藉,房倒屋塌,田园被毁……

洪水几乎摧毁了这里的一切,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所有的一切都要得从头再来。弋增善带领群众不畏艰辛,埋头苦干,希望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2007年9月,在协会的基础上,弋增善等人发起成立了华县惠农芦笋合作社。截至目前,合作社 拥有社员168人,带动农户1300户,建立了芦笋、红桃、山药、黑花生、紫心红薯、黄花菜等生产基地,面积达4200亩。还建立了40人的经纪人销售队 伍,产品销往山西、山东、西宁等地。

合作社形成了以生产、加工、销售、包装、储藏、运输为一体的企业管理及经营模式,产品远销省内 外,年销售蔬菜10万公斤,所有生产的芦笋与西安人人乐超市等地签订了直供合作。弋增善高兴地说:“今年的黄花菜卖了个天价,从来没有这么高的价格,外地 很多客商来我们这里收购,一亩地卖到了一万多元;另外,我们的红桃种植面积2000多亩,每亩产量6000余斤,每年6月10号成熟,有力的填补了国内这 个季节水果匮乏的空白,销量也很旺,宁夏、新疆、兰州、东北等地的客商早早就来进货,大大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王宿村村民弋龙岗是最早种植山药的一批人,“由于投资大,大家都很担心,那时弋村长就带我们去山西参观考察,回来后我就开始种山药了。”他说,合作社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每亩投资6000元,能卖2万元,净收入一万多,“一亩山药能抵20亩苞谷!”

弋增善经常跑到县里的各个部门联系生产技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近几年,弋增善组织的果业 生产技术培训和专家讲课就达50多场次,发放科技资料、科技图书等4000余份。一次,县里请来了教授授课,弋增善在听课时,无意间听到黑心红薯的营销和 市场销售情况后,觉得很适合当地的栽植。回到家后,他连忙在电脑上搜寻有关黑心红薯的栽培种植资料信息,想以此给村民寻找出替代产品。2011年,合作社 在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又引进试种牛蒡等农产品。他有个习惯,就是每天都要上网查找信息,了解新的产品,只要发现有适合的新产品,他便引进回来,然后先自 己栽,做小范围的试验,一旦试验成功后,他才会向群众推荐。

70岁的弋增善老骥伏枥,壮心未已。“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让群众能够更加团结、更加努力地促进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的转变,利用现在拥有的资源,让土地创造更大的效益和财富,让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六七万元,口袋鼓起来,有更多的钱花!”


来源:中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