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帮帮网邢台10月8日电(记者:马保兵、占领) 部队锻炼了他的意志,净化了他的思想,他成为思想先进积极向上的一名党员,退伍后为改善农村面貌发展集体经济跑断了腿……。他一名村干部,为村里发展做了长远规划,村路路通了,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贫穷;为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跑资金修建了明亮宽敞的教学楼方便了附近的孩子;改革开放他带领村民富裕了,农村面貌提升了。他上任后村民和谐为一家,从未发生村民上访事件;为村民琐事他跑遍各级政府,村民送他绰号“孟代办”,他代办了一个合格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所有,他走了是在为村民争取项目的路上离开了,他用毕生的精力谱写着一名合格党员的人生,他就是河北省临西县老官寨镇郑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孟庆锁。
改天换地 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走进河北省临西县老官寨镇郑家湾村,村民谈论最多的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孟庆锁,很多村民这样说:“孟庆锁是农村的好干部,村民的好当家。”
孟庆锁,1949年2月20日出生于临西县郑家湾村,1973年入伍,在部队不怕吃苦敢于承当,1974年部队党组织批准为一名合格的党员,1979年专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看到当时村民靠天吃饭,遇到干旱少雨有些村民就吃不上饭,他看到眼里急在心里。为改变靠天吃饭的贫穷落后的农村面貌,1980年当选郑湾村村长,1982年成为郑湾村村党支部书记,从此实现了为村民办实事愿望。
在郑家湾村提到孟庆锁,村民深有感触地说:孟庆锁是一位吃苦耐劳,敢于承担,事事为村里着想的好干部。他经常说“吃苦就是福,年轻不吃苦,今后怎能幸福?大家都富了才算富。他很有号召力,一句话就像命令,村民就马上行动起来一起上。”
82年郑湾村481人,798亩耕地全村仅有一眼浅水井,农田浇水非常困难,村民只能靠天吃饭,亩产不足300斤,有时天旱少雨,就会减产甚至绝产,为改善村里靠天吃饭的落后条件,一上任就开始跑关系,找路子引进资金,设计规划,打井15眼,并架设了电线,保证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转,井井通解决了农民浇水难实现了旱涝保丰收,粮食亩产一下提高到1200多斤,是以前粮食产量的4倍。30年的为村里争取农田水利资金达60 多万。
想村民所想 急村民所急 献出毕生精力
他上任正逢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他抓住机遇,带头搞起轴承加工,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发展起80多户轴承加工行业,有了产品怎么卖出去,他找来村里外交能力比较强的,全国跑业务搞推销,有的在大城市进行地点销售,开办销售网店6家,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6960元,居全镇第二。
2009年村里建起教学楼、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站、卫生室方便了村民。 2008年硬化了村里道路,实现村庄净化、美化、绿化,改善了郑家湾村面貌。
村民柴米油盐,没有他想不到的,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帮助有困难的村民,每年要跑县里近百次,村民风趣的叫他“孟代办”,郑家湾村民这样评论孟庆锁。
郑家湾村民这样说:哪里有有困难有危险哪里就有孟庆锁身影。
今年3月19日晚,村里一家村民家中发生火灾,由于消防不能及时赶到,他一边组织村民救火的同时,又命令五公里外办企业的儿子把厂子灭火器全部拿来,控制火势,及时扑救。
在经常为村里的事早出晚归,有时带病坚持从不休息,家人经常为他的身体担心,也曾多次劝他年纪也这么大了就别再干了,不能为村里办事就不要命了呀!他总是笑笑说:“只要活着就要给乡亲办点事,当和不当一样,村里的事就是咱家的事。”
孟庆锁的家人回忆,今年8月5日早上,孟庆锁告诉家人:“昨天有个项目资金需要早些去镇上,还得去县里。”随后简单的吃了些早饭就骑车去了,谁知这一去他离开了家人离开了他心中的乡亲,带着村民的重托离开了他热爱的家乡……。
他做的似乎很平常,但他始终为村民的思想值得学习。他曾经生活的家乡郑家湾村经济蒸蒸日上,生活住所留下各级政府对他工作的认可的荣誉,他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这样的荣誉对他真是普通平常,在他心中要的似乎只是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为乡亲多做实事真的心。
事后村民为缅怀他,给他做出这样的评价:他像一块玉,处事有硬度;他像一棵树,不在墙头随风摇,能为百姓挡风雨;他像一座山,站得直,站得稳,堪为脊梁;他像一片海,放的低,容得下胸怀宽;他像满园春风,解冻冰封,烘暖冷漠的情;送草根以甘霖百姓以希望,甘为孺子牛,一心为了家乡父老。
老官寨镇党委对他这样评价:他做人忠厚,为人周全,待人热情,助人为乐,明事理,顾全大局,对党忠诚,任劳任怨,是一位难得的农村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