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恭城8月1日电 2011年,恭城瑶族自治县打破“农业即生产”的思维定势,瞄准产业兴农业,靠绿色创品牌,靠规模增效益,高标准定位农业发展思路,科学调整农业结构,生态特色农业亮点纷呈。
1996年以来,恭城县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中国椪柑之乡”、“中国月柿之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2007年被联合国评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
日前,由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会议暨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恭城瑶族自治县被正式授牌命名为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该县利用这一金字招牌的优势,加强政策扶持,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对接,力争打造全市最具潜力与活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税费、信贷、用地、流通等方面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畅通产销渠道,使生产、管理、销售环节紧密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连带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改善分散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恭城县以龙头食品企业推动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加快农产品结构优化和调整,扩大特色农业的覆盖范围,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恭城县的“恭城月柿”、“恭城碰柑”、“恭城仙桃”、“恭城沙田柚”等已成为享誉一方的品牌农产品,形成了各乡镇有特色产品、各村有不同品种的“一村一品”发展态势,特色村全年人均纯收入可达5000多元以上。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