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长春23万户居民告别棚户区 历时11年投资869亿


时间:2014-10-07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住得进、住得起、住得满意

  长春二十三万户居民告别棚户区

  “棚户区改造,不仅让我们一家人走出了矮小破旧、拥挤脏乱的棚户区,住上了楼房,而且享受到了更多的城市公共资源和服务,我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都随之改变了。”一年前入住长春市宽城区塞纳阳光住宅小区的退休教师潘玉坤,如今这样畅谈他的“幸福感”。

  自2003年以来,长春市历时11年改造棚户区,坚持让棚户区居民“迁得出、住得进、住得起、住得满意”,投入资金869亿元,至今已有121块棚户区完成改造,拆除各类房屋建筑面积1725万平方米, 23.37万户居民迁入新居。2009年,长春市棚户区改造工程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迁不出、住不进”是困扰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普遍问题。长春市对选择房屋安置的被拆迁人,按原住宅建筑面积“拆一还一”,并上靠标准户型进行安置。潘玉坤家在棚户区的平房面积为59.73平方米,新房安置可上靠到标准户型69平方米,现在住的楼房面积为70.8平方米,他只按照每平方米4500元的价格交了1.8平方米的超面积差价。

  长春市在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先建回迁房,后建商品房,确保被拆迁居民当期回迁。对确有实际困难的回迁居民,项目实施单位尽量减免一些回迁相关费用,保证回迁居民“住得进”。对棚户区回迁居民降低物业收费标准,让回迁居民“住得起”。对选择货币补偿的被拆迁居民,采取面积补贴和价格补贴,以保证与选择房屋安置基本等值,并对选择货币补偿方式重新购房者,免交契税。

  钻石礼都小区有3200多户居民,其中700多户是被安置入住的棚户区居民。长春市把这种安置方式称为“插花安置”,让回迁居民与商品房业主一样,共享小区的文化、休闲、医疗、教育和商业网点等公共设施、配套服务。宽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白丽铭说,“插花安置”可以避免形成困难群体集中居住的新的“贫民区”,让回迁居民享受更多的城市公共资源和小区配套资源。同时,新建住宅小区内的综合市场、家政服务、卫生清扫等也能给回迁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