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践行群众路线
不知从何时起,原本风景宜人的揭阳市揭西县,也和其他许多地方的农村一样,垃圾围村,污水横流。为根治这一“顽疾”,揭西县作为揭阳市内唯一的一个广东省扶贫县,从2012年起就坚持每年从财政里硬挤出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砸”向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四位一体”的城乡保洁新路,彻底改变了全县脏乱差的现象,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25日清晨5时许,揭西县东园镇月湄村,保洁员卓建安像往常一样,骑着他的三轮摩托车,开始了每天的走街串巷收集垃圾工作。卓建安是月湄村2045村民中的一员,也是村里唯一的一名保洁员,承担着整个村域1.6平方公里的环境卫生。
日前,羊城晚报记者在月湄村走访时看到,水泥村道干净整洁(见上图),河道畅通清澈,空气中还弥漫着花草香,村民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放置了一个或多个垃圾桶,而保洁员卓建安则负责每天上门清运村民们集中起来的这些垃圾。
据月湄村党支部书记卓骏昌介绍,自2012年4月份开始,月湄村建起了一个生活垃圾收集点,配套了一辆垃圾运输车,并以每月1500元的工资聘请卓建安作为保洁员。卓建安每天将村民集中起来的垃圾运输到村口的收集点,然后镇里会有大型的垃圾运输车把这些集中起来的垃圾转运去县城的填埋场处理。
“这就是揭西实行的‘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揭西县委书记邬郁敏告诉记者,在上述“四位一体”模式出台之前,其实揭西县下辖的318个行政村(居委会)都曾经普遍存在着垃圾围村的现象,“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是当地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构建起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运行体系和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新格局,户、村、镇、县等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邬郁敏说,揭西县出台治污保洁新模式以来,月湄村的村民们已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而月湄村的环境变化也是揭西县各个村(居)环境趋好的一个亮点和缩影。
如今,“揭西保洁模式”被复制到全揭阳。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