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蘑菇大棚里,菇农正在摘取已成熟的新品种菇。

前来参加蘑菇节的游客在首次推出的吉祥物“朵朵”、“鲜鲜”前玩起了自拍。
林下采蘑,来回亲近自然的释放;馆中看展,邂逅一场心灵的碰撞……昨日(29日),北京蘑菇文化节和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交易会分别亮相通州区永乐店镇和宋庄镇。国庆假期期间,两场盛会将为京城市民带来一场味觉与视觉相交融的饕餮盛宴。
现场探访
关键词 热闹
昨天上午10时,伴随着欢快的“超级玛丽”游戏乐声,由北京食用菌协会主办,绿源永乐(北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北京蘑菇文化节在位于通州区永乐店镇的朵朵鲜生态蘑菇园盛大开幕。
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车间里,游客纷纷变身“采蘑菇的小姑娘”,探索蘑菇的绿色生长奥秘。钻进文化蘑菇馆的游客则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每一种蘑菇的种类、起源和营养价值,开启了奇妙的蘑菇之旅。现场的美食工坊专区是人气最火爆的地方,通过煎、炒、炸、涮、煮、熘、炖等方式新鲜烹制出的蘑菇美食,满足了不少人的口欲。
正当食客在蘑菇文化节上品尝美食之时,来自海内外的艺术家和市民则在宋庄开启了另一场艺术的盛宴。
在艺术淘宝购物街上,不少当地农民原创的画作和艺术品也摆上了街头。
展会亮点
关键词 亲民
记者发现,无论是蘑菇节还是艺博会,今年突出的共同主题都是“亲民”。蘑菇节期间,主办方专门为小朋友设立了“蘑菇乐园”,并设置了不少娱乐互动项目,以期吸引更多的家庭走进蘑菇节。
小朋友可以在“蘑菇探宝丛”中去寻找宝藏并兑换心仪礼物;在“蘑菇手工坊”里,使用软陶、编织材料等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还可以在“蘑菇主题小屋”内品尝蘑菇小茶点、冰淇淋。动手做、动脑想、动口尝,在快乐玩耍的同时,培养自然科学素养。同时文化节期间还将定期上演儿童剧“玩偶总动员”。
高规格的艺博会今年也在力图打造属于大众的艺术节。“2012年首届中国艺博会的名称还叫作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今年新增了交易两字,更加突出了产业功能。”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大核心展馆中,中外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汇聚于此,使更多市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一次前所未有的殿堂级艺术洗礼。
侧看展会
关键词 提升
蘑菇节和艺博会的举办,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也使通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提升。
永乐店镇的蘑菇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3届,每年国庆期间都会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采摘游玩。截至去年8月,该镇先后共投资6.3亿元,形成了“一园、两路、三村、四企”的产业格局。全镇年产各类菌产品近2.5万吨,种类包括香菇、平菇、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毛木耳、鸡腿菇、猪肚菇、长根菇、大球盖菇、灵芝、双孢菇、秀珍菇等,产值近2.5亿元,全镇食用菌产业内从业人数达1500人。
而艺博会的举办,则让宋庄这张艺术名片在国际上叫得更加响亮,也促进了通州区产业结构的发展。近年来,通州区将文化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驱动,在“一核五区”中规划了文化旅游区和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两大文创功能区,在构建全市面积最大文创功能区的同时,汇聚了数以千计的文创人才,吸引了国家时尚创意中心等一大批文创项目落户,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蘑菇节:9月29日至10月7日
今年蘑菇节,主办方邀请了国内宫廷菜大师杜伟,在满汉全席基础上改良推出更适合现代人口感及营养需求的“朵朵鲜一品蘑菇宴”菜谱,市民可免费带回家,学着做。丰收集市也是本届文化节的特色环节之一。集市上云集了全市各大蔬菜、蘑菇种植基地最新采摘的各色菌菇及蘑菇干品,还有丰富的有机农产品,让市民可以把“绿色”带回家。
艺博会:9月29日至10月5日
两大主展馆中,位于上上国际美术馆的主交易馆设置有世纪风骨名家展、原创艺术展示交易区等多个主题展示区,将集中展示吴昌硕、齐白石、林风眠、傅抱石等众多大家珍品;而位于宋庄美术馆的主展示馆以世界艺术博览为主旨,涉及80个国家的艺术品展示,浓缩世界艺术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