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贵州锦屏县:小竹鼠“啃”出小康路


时间:2014-10-01  来源:新华网 点击:

 “咯吱咯吱”

  一进到吴常鑫的竹鼠养殖场就听到了这种令他感到欣喜的声音。

  吴常鑫,十足的90后,21岁的他已经是锦屏县鑫达竹鼠养殖场的场长,干练的身躯却不似瘦弱,灵动的眼神映射出他的精明。

  2011年底,在外辗转奔波了一年的吴常鑫回家过春节。春节期间的一天,他在给猪喂食的时候,听见一个角落里传来咯吱咯吱的响声,当时他还气愤大白天的这老鼠可真够大胆的,应声而去,却看见6只像老鼠却不是老鼠的家伙在那啃竹子,细看后方知这是自己学生时代经常上坡赶抓的竹鼠。

  也正是这6只竹鼠让他看到了商机。春节过后,吴常鑫开始关注竹鼠的相关信息,从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尽可能的捕获养殖竹鼠的一切资料。2012年7月,经过深思熟虑后,吴常鑫决定回家创业—饲养竹鼠。在亲人的大力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吴常鑫在自家的空地上搭起了近500平方米的养殖场,并前往广西的竹鼠养殖基地学习培训,从那里带来了40对幼鼠。

  万事开头难。在引进幼鼠后没多久,吴常鑫就迎来了创业的第一次考验。因气候环境不同,而且食料也不一样,幼鼠开始出现死亡现象,却一直未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急得吴常鑫每晚都无法入睡。一个月下来,原来的40对幼鼠只剩下一半了,面对这当头一棒,吴常鑫曾想过放弃。“这就把你整垮了,现在甩手不干岂不是半途而废!一个人做事要股韧劲,要有始有终。”父亲的责备让当时的吴常鑫清醒了,更是在之后的发展中时刻提醒着他。随后,吴常鑫向邻近的竹鼠养殖户、本村的寨老等寻找良方,一边试验一边总结,情况总算慢慢好转。“就像父母照顾生病的孩子,看到它们慢慢好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简单的话语透露出吴常鑫渡过考验时的喜悦。

  在后来的养殖过程中,吴常鑫边干边学,遇到困难不悲观不气馁,积极进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整理了一套自己的生产管理技术规范流程和各种防范措施,竹鼠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

  2013年,吴常鑫的竹鼠存栏量达到400多只,最高时达到600只。好的生产管理,换来了好的经济效益,这一年他的养殖场卖了2批竹鼠,把之前的投入成本都赚回来了。第一年带来的可喜收益,让吴常鑫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业决心。

  由于吴常鑫养的竹鼠质量好,交货准时,来自县内外的大批订单送到了他的手中。“有时都不敢接单,担心供应不上,到时候失信于人就不好了!”吴常鑫乐呵呵地说道。

  通过两年多的不断努力,如今,吴常鑫已经成为大同乡八河村的致富能手之一。当被问及下一步打算时,吴常鑫说:“现在我准备筹集资金,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在食料上进行改进,缩短商品鼠的成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我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带动更多的乡亲、更多的年轻朋友加入创业的行列,共同致富。”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