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段家河镇人民政府按照“生态立镇,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强化措施抓落实,依靠科技增效益,强力推进该镇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截止目前全镇共发展养殖大户245户,推广小户“121”养殖模式655户,出栏商品猪58000余头,形成了以畜养沼、沼气代燃、沼液浇园、沼渣肥田的“畜、沼、园”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环境优化的三赢目标。
一、狠抓设施配套,奠定发展基础
针对镇情,深入实地开展广泛调查研究,对全镇各村的产业发展基础、地域位置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各村的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把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项目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引用新型农机具,依托现代科技奠定发展基础。近年来共新修村组道路58公里,硬化村级道路31公里,新修沼气1200余口,人饮工程15处,铺设供水管道80余公里,建水窑600口,9个村完成农网改造共33杆公里,为循环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抓点示范,推动循环发展
近年来,该镇依托国家惠农政策,以“资源捆绑”、“大户带动”、“园区示范”、“整村推进”等方式,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推行“一村一品”,以弥陀寺村为循环经济示范村,示范带动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把畜牧产业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畜、沼、园”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一是推广“八个一”工程即:每户有一口沼气池、有一套降温保暖圈舍、有一圈良种猪、有一亩高产红苕、有一台饲料加工机械、有一名懂技术的饲养员、有一名合作社员、有一分生产订单;二是推广“121”养殖模式,即:户建一座“圈厕沼”立体圈舍,饲喂1头二元母猪,年产仔猪20头,育肥出栏纯收入1万元。达到农户小规模,全村大群体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截止目前,该村共发展养殖户290余户,年出栏商品猪15000余头,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大户五户,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大户40户,全村共建沼气230余口,其中50m3以上的沼气池两个,可为50户农户提供沼气,新建养殖小区1个,新修水窖300余口,全村人均纯收入五年翻了5倍,达到11007元。近年来该村共接待市县考察观摩学习30余次1500余人次,被市上评为“沼气明星村”,被全省扶贫现场会列为先进典型进行推广。通过弥陀寺村的示范作用,有力的带动了李家庄村、北庵村、高鼻梁村的集畜牧、沼气、林果产业循环利用为一体的“畜、沼、园”发展模式,从而带动了全镇循环农业的发展。
三、做强循环农业,打造生态强镇
该镇在弥陀寺村成功发展循环农业的示范带动下,立足三个千亩园区(即一个2000亩香椽、2000亩狮头柑和2000亩樱桃园区)稳步推进高鼻梁、北庵村的循环农业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各村资源,集中人力、财力扶持产业大户发展,并通过成立畜牧养殖协会,采取大户带小户发展,在各养殖户推行户建一口沼气,修建一栋“圈、厕、沼、厨、园”五位一体的标准圈圈舍,并鼓励农户进行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多种方式发展,全力推动广泛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强镇。(旬阳县农业局:陈小梅)
来源:金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