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美国迎历史性大丰收 农产品能否重现V型反转


时间:2014-09-26  来源:中国证券报 点击:

近期,大宗商品市场“空气”弥漫,覆盖22种基础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今年以来下跌5.6%,刷新五年新低纪录。农产品方面,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小麦大豆价格年内跌跌不休,本周更是纷纷创下近4-5年新低。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美国农业部预期全球农产品将获历史性大丰收,是上述农产品价格大跌的诱因。回顾历史,上一轮农产品熊市是2008年-2009年,本轮熊市的跌幅已接近上轮熊市。而上一轮熊市中农产品价格很快实现V型反转,本轮熊市能否重演如此强势逆转?

  美国迎来历史性大丰收

  农产品丰收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而言无疑是利好,但最近连连下跌的农产品价格却让国内外农民的“钱袋子”很受伤。

  截至北京时间9月24日17时,CBOT玉米期货12月合约盘中最低触及324.6美分/蒲式耳,创2009年10月1日以来新低。而CBOT 小麦期货12月合约则于9月22日最低下探至469.4美分/蒲式耳,创2009年10月14日以来新低;CBOT大豆期货11月合约于9月23日最低下 探至931美分/蒲式耳,创2010年7月9日以来新低。

  金石期货分析师鄂玉琼指出,由于6-8月美国玉米、大豆种植区得到天气完美配合,美国玉米、大豆丰产预期不断增加。CBOT玉米、小麦期货近期大跌原因正在于全球玉米、小麦、大豆历史性大丰收的预期。

  “美国今年大豆面积大幅增加,单产又因主产区良好天气而大幅提高,这样总产将巨幅增加。”中粮期货分析师孟金辉指出。

  据USDA9月最新预计,美国2014年大豆收获面积较上年增加10.8%,单产较上年提高7.6%,总产较上年增加19%。玉米方面,虽然美 国玉米面积因农户转种大豆而下降4.4%,但是单产增加8.1%(创纪录单产),总产增加3.4%。小麦方面,2014/2015年度,全球小麦总产达到 创纪录的7.2亿吨(增产主要来自于欧盟和乌克兰),并且供给增加幅度超过需求增幅,结转库存增至1.96亿吨,较上年增加1.9%。

  “供应充裕,消费增幅有限,形成了库存增多的局面,行情自然持续下滑。”神凯投资投资经理高艳滨指出,今年农产品中玉米、小麦的转弱是从5月份 开始的,当时正值冬小麦的拔节抽穗期,也是春小麦的播种初期,当时就已经预测麦子的整体供应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之前虽然出现过部分地区干旱灾害等题材, 但在最后的生长阶段还是认为影响被高估了。整体油料与谷物的转折点实际是在6月30日的美国种植面积报告,报告提高了多个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并且天 气一路理想,带来的丰收预期,给市场造成压力。

  有消息称,分析机构Informa Economics日前给客户的报告表示,预计美国2015年大豆产量将创纪录,料为39.1亿蒲式耳;预计美国2015年玉米产量将为132.93亿蒲 式耳,并预计美国今年玉米产量将为创纪录的140.24亿蒲式耳;预计美国2015年小麦产量为22.53亿蒲式耳,而美国农业部最新预计今年美国小麦产 量为20.30亿蒲式耳。

  V型反转能否再现

  大豆、玉米和小麦等农产品期货的本轮熊市,始于2012年8-9月;而上一轮农产品熊市则始于2008年。从两次熊市的幅度上看,本次熊市历经时间更长,但跌幅已经接近上一轮熊市中的跌幅。

  例如,CBOT大豆期货2012年9月4日以来累计跌幅高达46.85%;而上一轮熊市自2008年7月3日至2009年3月9日累计跌幅高达 49.85%;CBOT玉米期货2012年8月2日以来累计下跌59.15%,上一轮熊市自2008年6月19日至2009年9月3日累计跌幅为 59.54%。

  “2008年农产品暴跌,主要是因为经济危机爆发导致的恐慌性下跌,是宏观经济主导。而目前是供需格局的变化,小麦、玉米、大豆明显出现供需宽 松的局面,供给量增幅超过需求量增幅。同时,长期的经济低迷,复苏缓慢也缩减部分消费,但从农产品消费刚性角度看,这部分占比应该不会很大。”鄂玉琼表 示。

  孟金辉认为,这一轮熊市和2008年的熊市有两个较大不同点:其一,今年价格下跌的动因主要来自于农产品供求本身,而2008年则来自于系统性 风险,金融危机。其二,2008年价格大跌之后,因美国、中国等国家先后出台巨量规模的经济刺激,使得价格出现V型反转;但今年因经济形势不同,这种V型 反转绝对无法重现。

  供需难有大变化

  “农产品价格仍未见底,目前仍在寻底途中。美国大豆、玉米价格在10月份确定收获期低点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之后价格将有所反弹,但是幅度有 限。”孟金辉表示,明年美国农产品产区面积维持在高位、黑海和南美区域因自身货币兑美元比价因素,也将维持在高位,若后期天气未出现大问题,供给维持在高 位可能性较大。需求方面,因全球经济仍处于低迷期,增速预期较低,预计明年过剩局面仍将维持。

  他认为,粮食类农产品过剩局面将维持两年左右,在2016年出现逆转的可能性较大(供给出现问题)。2016年美国等主产国天气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较大,也许会是一个大的转型期。

  高艳滨则认为未来走势上对不同品种要分别对待。“未来一个月处于大豆、玉米的收割上市阶段,是农产品季节性压力较为集中的时间,因而近期价格继 续看弱。进入11月份,大豆和玉米就要看美国的出口以及到时候的消费能否改善了。就目前供需格局看,应该会持续维持在较低的价格位置。”

  从供需周期上看,高艳滨认为,农产品的供需周期都比较短,今年美国产量丰收,当下正在播种的南美地区若不出现天气问题,应该也不会出现实质减 产,供过于求格局将延续到下一年度。但通常跌破种植成本的价格会影响次年的种植,这也就意味着明年的美国播种可能会出现减少。同时,天气出现问题的话,才 有可能实质改善供需结构与价格走势。

 


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