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领证前应献血是利益裹挟下的文字游戏


时间:2014-09-25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点击:

10月1日起,陕西省宝鸡市将实施新修订的《无偿献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其中规定市民在领驾照、结婚证、大学录取通知书前应无偿献血,此举被外界质疑为强捐。(9月24日澎湃新闻网)

宝鸡市出台这项颇具争议的新规也有其无奈之处。一方面,夏冬季才血量少使血库供血吃紧,另一方面是临床上大量病人“等血救命”。在这种临床用血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的现实语境下,相关部门出台一些新政策倡导公民无偿献血本无可厚非。然而,无偿献血是每个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的公益行为,提倡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也应当在全社会推行,而该项规定将提倡的主体限定在领取驾照,领取结婚证等有特定利益需求的群体,颇有“利益裹挟”之嫌。

无偿献血是一种慈善行为,虽然应当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氛围,但慈善自由这个原则不应被打破。公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献血或者不献,而不应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预。

对于规定引发的质疑,官方回应时称,该规定只是倡议,并无强制,无偿献血并不是取得证照的必要条件。然而,该回应有些牵强,并不能平息争议。首先,既然是倡导,那全社会每个公民都有无偿献血的的责任,而且这种社会责任是人人平等的,不能说在结婚、领驾照、考大学这些节点时这种责任感就被特别强调和被加强,而其他时间这种社会责任感就被忽略或缺失。另外,规定中的“应”字意思含糊,当地自由裁量的空间较大。“应献血”到底是提倡献血还是必须献血呢?如果是前者,按当地政府制定政策时的谨慎程度,完全可以用意思更加明确的,同时又不会引起争议的“提倡”二字;但选择“应”字,可能就是看中了“应”字背后的自由裁量空间,假如没有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当地在执行时完全可能将“领证前应献血”执行为“要领证,先献血”。

而一旦受到质疑,又可以理直气壮地解释为“提倡”而非“必须”,指责群众断章取义。可见,当地政府制定新规时不仅“谨慎”,而且“精明”。迫使公众用无偿献血的慈善行为来换取本该无偿获取的权利或利益,这种利益裹挟式的“强捐”与到公众中宣传无偿献血比较,当然是一条既省时省力,有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的捷径。试想,谁会因为“献血”这件小事儿耽误自己领驾照、上大学、结婚等人生大事呢?

然而,社会治理本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有时如果治理者为了方便而寻求捷径,很容易脱离依法行政的轨道。因此,奉劝当地在制定《新规》时,不要妄图走捷径,玩这种“文字游戏”了,中规中矩地搞好倡导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工作才是一条“康庄大道”。(文/翟欣宇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

(责任编辑:董圊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