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瑞丰源鞋业有限公司是阜阳市政府招商引资企业,是阜阳市出口创汇的龙头老大,获得过多项殊荣,国家及省市领导曾多次前往企业参观考察,但是谁能想到,在这一系列光环的背后,企业不仅是资不抵债,还拖欠800多名员工10多年的社保,为了转嫁债务,逃避责任,企业原法人顾亿军用欺骗的手段“金蝉脱壳”,将烂摊子推给了别人。
毫不知情 张总变成企业法人
2005年,经阜阳市招商引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安徽瑞丰源鞋业有限公司(下称瑞丰源)在阜阳市经济开发区落户,顾亿军任董事长兼公司法人。
由于是同行,安徽盛丰服装鞋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先义(下称张总)和顾亿军有了业务往来,随着关系的加深,顾亿军提出两家公司合作经营。
张先义认为,瑞丰源是阜阳市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又获得过不少殊荣,国家及省市领导经常去企业参观考察,企业的信誉应该不成问题,而且在业务往来中,见瑞丰源的生意也还不错,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就同意了合作意向。但是,张总万万没想到,这一切只是个圈套。
2012年9月1日,顾亿军作为甲方代表与乙方代表张总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按照协议规定,瑞丰源公司估价600万元,张总投入306万元资金,控股51%,担任公司董事长及法人,资金到位后,甲方办理法人变更手续。
为了慎重起见,协议里还特别规定,乙方资金到位之前,甲方企业的债权债务由甲方承担,与乙方无关。
协议签订后没多久,张总的306万元资金全部到位,因有社会职务在身,这之后的几个月时间,张总一直忙于社会事务,没来及过问合作事项,他以为,如果有什么事顾亿军会通知他,但是,直到2013年2月春节前后,瑞丰源鞋业工人因被拖欠工资而罢工时张总才知道,早在2012年10月17日,合作协议签订后不久,顾亿军就悄悄地地将瑞丰源的法人变更成了自己。而法人变更后的这段时间,顾亿军依然行驶法人权力,在相关的材料上签字。
材料造假、拖欠巨额债务,原法人顾亿军“金蝉脱壳”
得知此事后,张总感到很不妙,他说:“变更法人需要我签名,但我居然不知道这件事,这事肯定有‘猫腻’,顾亿军急着脱身的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原因。”
张总的怀疑很快就被证实,原来瑞丰源早就资不抵债,不仅拖欠了2000多万元的债务,而且10多年来,800多名员工的社保也一直没有办理。
据了解,2005年瑞丰源成立后,一直租用阜阳市经济开发区的厂房进行生产,这么多年来仅拖欠经开区政府的房租就高达400万,此外还欠供货商1000多万的供货款。
在这些供货款里,张总发现,其中有2家法人是顾亿军本人的独资企业,另两家虽然顾亿军不是法人,但都是其在背后操作,光欠这4家就是300万元。
除了拖欠债务之外,在调查中张总还发现了一笔令人质疑的贷款,这笔500万元的巨款从太和县工商银行贷出,耐人寻味的是贷款发放日是2012年10月17日,这天恰好是瑞丰源变更法人的日期,这笔贷款没有转入瑞丰源的基本账户,而是转入了顾亿军以瑞丰源名义在太和县工商银行开设的普通账户上,到账当天这笔钱就被转往他处。
众所周知,向银行申请贷款有很复杂的手续,还有很长的审查时间,毫无疑问,这笔钱是在顾亿军任企业法人时申请的,那么为何恰恰在法人变更当天到账,其目的就是将这笔贷款转嫁给张总。
果不其然,张总“被法人”后不久,银行下达了催款通知书,开始追要这笔贷款,在张总的不断追查下,顾亿军被迫承认私自将贷款借给朋友,2013年10月,在警察的干预下这笔钱才被追回。
至此张总知道了顾亿军“金蝉脱壳”的目的就是为了转嫁债务,将一个资不抵债的“烂摊子”推给自己,但张总不明白,没有自己的签名和认可,顾亿军是如何能在工商部门顺利办理法人变更的。
从阜阳市工商局提供的材料里,张总得到了答案,原来顾亿军是用假材料糊弄工商部门。
在顾亿军交给工商部门的变更材料里,有多处明显造假,董事会决议上,董事们的签名由一半是代签,事后代签者也书面证明了自己代签字一事,此外,新法人的委派书也是顾亿军一手造假。
看到这些后,张总向工商部门提出撤销变更的申请,他认为提供虚假材料是违法犯罪行为,工商部门不能依据假材料变更法人,但阜阳市工商局拒绝了张总的申请。
无奈之下,张总将阜阳市工商局及第三人顾亿军告上法庭。虽然阜阳市法院一审驳回了张总的诉讼,但张总坚信,法律会给他一个公正的结果,目前,此案已在安徽省高院进行二审。
政府监管不力、不作为,巨额债务谁承担
从得知自己被变更为瑞丰源法人到现在,张总一直奔波在维权的路上,他多次到省里、市里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希望能撤销这个变更,但却到处碰壁,张总不明白,明明是假材料,顾亿军怎么就能顺利变更,而自己却报案无门。
张总不明白的事还有很多,10多年来,顾亿军拖欠阜阳经开区400多万的房租,以前怎么没人讨要,而自己“被法人”后,讨房租的人立即就上门;还有800多名工人10多年的社保一直没有办理,按理,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社保问题上有严格规定,企业必须及时为员工办理社保,否则将受到严惩,但是瑞丰源是如何规避风险,政府的相关部门又是如何监管的。
因忙于维权,眼看企业即将破产倒闭,800多工人面临下岗,为了社会的稳定,一方的和谐,在阜阳市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张总在原地、原址重新注册了新公司安徽丰瑞源鞋业有限公司,新公司为所有员工办理了社保。
张总说,自己是人大代表,应该自觉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
眼下,张总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他依然四处维权,希望撤销自己的瑞丰源法人身份,另一方面在某些社会事务中,他又不得代表瑞丰源在法人一栏签名,而在行政诉讼中,这些签名又成为对方在法庭上攻击自己的证据。
张总很无奈,他不知这种状况到何时才能结束,自己的“被法人”何时才能撤销,他很希望自己和新的企业能轻装上阵,将企业办好,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

图片中划圈的名字都是他人代签的

代签人的书面证明(1)

代签人的书面证明(2)
张先义并非上海科源鞋业有限公司职工,但委派书上出现虚假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