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兴农网7月25日讯 今年第8号热带风暴“韦森特”已于24日23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由于“韦森特”的强度已明显减弱,对我国的影响逐渐减小,中央气象台25日06时解除台风蓝色预警。
但受“韦森特”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我国南部海区和华南仍将持续较明显的风雨天气,预计25日08时至26日08时,南海大部、北部湾、琼州海峡、广东沿海、海南沿海、广西沿海仍将有6-7级大风,部分海域和地区的阵风可达8级;广东大部、海南大部、广西大部、贵州中南部、云南中南部、福建南部沿海和台湾西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南部沿海、广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80毫米)。
“韦森特”带来的强降雨不利于华南早稻成熟收晒和晚稻育秧以及云南西部和南部一季稻孕穗抽穗和玉米拔节抽雄。强降雨还可能造成部分地区作物植株倒伏、农田被淹被毁、果树果实脱落和茎枝折断、鱼塘漫塘、农业基础设施损毁。因此,建议华南地区抓住降水间隙及时收获成熟早稻。同时,华南、云南农户从事农事活动应避开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确保人身安全,强降水天气过后应及时针对受淹农田开沟排涝,过湿农田及时除湿降渍,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作物尽快恢复生长,减轻损失。
23日,广东深圳,台风韦森特来袭,南澳杨梅坑海岸风雨大作,海浪翻滚。(图片来源:新华网)
23日,广东深圳,台风韦森特来袭,许多树木被吹倒。(图片来源:新华网)
相关阅读:【暴雨及其防范应对 滑坡及其防范应对 泥石流及其防范应对 洪水爆发后如何自救】
暴雨及其防范应对
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常在积雨云中形成。气象上规定,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但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又可按照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暴雨划分为: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大范围暴雨、特大范围暴雨。
局地暴雨历时仅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左右,一般会影响几十至几千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较轻。但当降雨强度极大时,也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区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续3~7天,影响范围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特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地持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
暴雨预警
滑坡及其防范应对
滑坡是指山坡在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下,土层或岩层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也叫地滑,群众中还有“走山”、“垮山”或“山剥皮”等俗称。
逃避山体滑坡重在识别前兆。山体滑坡往往非人力可以制止,但我们可以通过弄清楚其爆发前暴露的前兆特征,及早安全撤离危险区域。崩塌的前兆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崩塌的前缘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能嗅到异常气味;不时能听到岩石撕裂、摩擦、碎裂的声音;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如果发现这样的征兆,居住在滑坡附近或行走在易滑坡地带的人们就要及早转移撤离。要是发现山坡前缘土体隆起,山体裂缝急剧加长加宽等异常现象,也要及早采取转移等避险措施。
泥石流及其防范应对
泥石流是一种什么样的灾害?遭遇泥石流,又该如何避险呢?
泥石流是大量泥沙、石块和水的混合体沿沟道或坡面流动的现象。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其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泥石流像可怕的幽灵般无处不在,世界上除了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它作恶多端的踪迹。我国是泥石流的高发地之一,全国每年有近百座县城受到泥石流的直接威胁和危害,有20条铁路干线处在1400余条泥石流的“势力范围”内。据统计,1949年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中断铁路运行的泥石流灾害300余起,有33个车站被泥石湮没。在我国的公路网中,以川藏、川滇、川陕、川甘等线路的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仅川藏公路沿线就有泥石流沟1000余条,并发生过泥石流灾害400余起。
那么,当泥石流来袭时,我们该如何更好地防御呢?一般情况下,泥石流的发生有三个条件:即强降雨、松散的泥石和陡峭的地形。专家告诉我们,做好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工作,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步骤和措施。那么,在野外如果遭遇泥石流,我们该如何避险呢?专家支招: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应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上,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的声响,如果听到,要高度警惕,因为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在野外露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更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跑。
洪水爆发后如何自救?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l.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来源:中国兴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