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顺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65.98万亩、实现总产21.94万吨,同比增长0.93%和7.64%,全县粮食生产这篇文章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先后组织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粮食生产工作会议和粮食生产现场推进会议安排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出台了《永顺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4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永顺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耕地抛荒的通告》等文件,制定了“播种面积稳定在65万亩以上,总产20万吨以上”的粮食生产总体目标,明确了“稳定种植面积、推进高产创建、推广实用技术、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培育生产主体”的粮食生产工作重点,确保粮食生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加大投入,强化支撑。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粮食生产工作投入,今年从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657万元发展粮食生产,并通过“一卡通”形式,安全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4810万元,补贴水稻、玉米保险资金590万元。专门制定支农资金整合办法,整合“巩退”、“国土整治”等项目资金4200万元,完成粮食主产区机耕道46公里、灌溉沟渠95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2万亩,新增耕地5200亩,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高产示范,样板带动。在砂坝、万坪等乡镇创办水稻、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4个,示范总面积4.04万亩。以万坪、砂坝、塔卧为核心实施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示范工程12.9万亩。在万坪镇实施“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示范112亩。水稻、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冬马铃薯示范片加权平均单产分别达到629.9公斤、513.7公斤和1835公斤,顺利通过省农业厅、省杂优中心测产验收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点督办4个部级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县农业局主要班子成员在粮食主产乡镇领办千亩丰产示范片5个、乡镇政府创办百亩粮食作物丰产示范片30个、乡镇农技站创办十亩高产示范田37个、农技人员创办高产攻关丘146个,全县示范片面积达到17.26万亩,辐射带动效应明显。
创新模式,规模经营。在砂坝镇官坝居委会扶持成立了“永顺县粮油生产合作社”,通过开展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集中连片流转稻田创办了高产核心示范片350亩。支持万坪镇农民彭明流转耕地485亩,创办了永顺首家家庭农场,购买了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和收割机,种田机械化程度实现了质的飞跃。为提升“湘米”产业化经营水平,我县积极探索推进“一片一种”、“一乡一种”模式,在松柏镇三坪村建设“农香25”标准米生产基地100亩,与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湘谷粮油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松柏、石堤、颗砂等乡镇建立优质稻订单生产基地3万亩,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强化服务,提升效益。在砂坝镇、灵溪镇和石堤镇等乡镇建立农作物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基地60.9亩;完成杂交玉米制种1.2万亩,生产玉米良种200万公斤,“福单四号”玉米新品种通过省级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开展水稻集中育秧、玉米规格早播等实用技术培训182期次,印发科技资料3.8万余份,培训农民5.2万人次。落实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2.5万亩,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2万亩次;创办水稻集中育秧、机械化插秧示范10.5万亩,开展玉米机播示范2.2万亩,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农机化水平达52.3%。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合开展以“打假护农”为主题的农资市场整顿活动48次,检查农资经营户145户,没收假劣种子213公斤,为粮食生产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针对今年水稻“两迁”害虫大爆发趋势,该县迅速组织农技人员425人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病虫防治工作,印发病虫情报8期、水稻田间管理通告1500份,发放技术资料1.5万份,指导农户开展病虫防治5.5万人次,换回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5600万元。
来源:新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