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地理标志产品不能只等上门申报


时间:2014-09-17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近日,媒体记者从中山市质监局获悉,神湾菠萝计划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申报准备。若该产品通过审批,将成为该市第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广东省已有8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中山仅中山脆肉鲩和黄圃腊味2个。相关负责人透露,除神湾菠萝外,中山目前暂无其他产品前来质监部门申报该认证。另外中山市目前有农业类省级名牌产品33个,无公害农产品25个,绿色食品16个。

  什么买卖最赚钱?当然是垄断性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一种宝贵的地方资源,基于特殊保护制度获得市场垄断性地位。由于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比较优势,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都是普通农产品不可比拟的。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畜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新品种不断增多,市场挑选的机会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知名度农产品很难得到市场青睐,独一无二的品牌更是独步市场的通行证。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农产品品种不断得到优化,使农产品由低质变高质。如果有关部门只在申报上做文章,甚至等农产品上门来申报,发生买卖难现象就在所难免。

  千百年来,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中山一些农产品独特的品质,再加上数代人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众多特色鲜明、品质优良、文化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蛋肉兼用的中山麻鸭、膘厚肠肥的大花白肥猪、体大肉嫩胸肉特厚的石岐乳鸽、果大肉厚呈猪膏状的小榄脆肉龙眼、有“过山香”美称的中山大香蕉等,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但由于品牌挖掘不够广阔,始终未能走出规模效益的局面。只有通过加大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力度,突出历史文化内涵和传统工艺,才能涌现更多叫得响又中山味十足的“硬招牌”。

  在食品安全更多被人们关注的时候,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政府部门除了积极主动协助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外,还应在如何挖掘、保护和推广上多下工夫,通过发展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的发展模式,扩大中山地理标志产品总量。首先是对地理标志产品资源进行普查和申请摸底工作,包括种植技术、历史文化、制作工艺和知名度等元素,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产品建立资源档案。其次是建立科学的标准规范,让种养条件、技术工艺、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等都有具体的参照体系,真正成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再次是强化监管落实保护措施,建立政府监管、行业监督和企业自律的管理机制。组织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的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假冒地理标志产品行为,有效保护原产地的合法权益。

  叫响地理标志等中山名优农产品,还可以多些思路:一是通过在国家级媒体做新闻宣传,将中山名优农产品在全国叫响。通过寻味美食、走遍中国、致富经、生财有道等栏目,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国际频道和农业频道广而告之。二是多些邀请外地媒体,对中山名优农产品进行深度的采访报道。三是除了举办相关会展、节庆活动外,吸引游客和旅行社参与美食品尝,通过人传人扩大影响力。四是通过“农超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参考“公司+农户”的做法,把分散的种养户整合起来,统一品牌和包装,集中销往各大城市,从而有效解决销路的问题。

 


来源:南方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