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贵州余庆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助农增收显成效


时间:2014-09-14  来源:新农网 点击:

近年来,余庆县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林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有效促进退耕农户增产增收,改变了退耕农户生活方式,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项目覆盖全县十个乡镇,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建设成效十分喜人。余庆县自2008年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已连续实施6年,截止2014年,全县完成土壤改良及坡耕地整治8700亩、修建渠道、机耕道42930米,修建水池山塘53口,沼气池和省柴节煤灶7519个、生态移民102户449人、种植茶叶7113亩,用材林和经果林12497亩,花卉1450亩,退耕地抚育补植22777亩,畜牧种草6141亩,修建棚圈3821平方米,青贮窖1439立方米,技能培训8833人。六年总计投入专项资金3234万元,整合资金促进后续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林农生活得改善的效益持续显现,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依托项目规划,带动产业发展

  余庆县结合农业、水利、蓄牧业、林业的生产实际,了解退耕农户的实际需求,选准选好项目,通过对项目整体规划,在松烟镇二龙村、花山乡回龙村共建设了7000余亩茶叶基地。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二龙村公路边的茶叶基地,就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示范点,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资金的扶持带动下,该公司辐射带动当地农户种植茶叶达10000余亩,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两座茶叶加工厂,2013年公司年产值已达1485万元,有效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业附加值,每年能为当地老百姓创造至少6万人次的就业机会,累计民工工资达400万元以上,带动了林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成为当地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成功发展林业产业的典型。

  吸引社会资金,发展特色产业

  在项目实施中,鼓励公司、企业、集体、个体、大户等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到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中来,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经济林和用材林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和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了一批以苹果桃、红金桔、核桃、杨树、白茶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和特色经济林基地,培育壮大了一批林产品加工企业,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路子,使全县林产业经营模式逐步成熟。

  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项目建设

  通过农业、畜牧业、林业项目进行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建设,不仅缓解了工程资金不足矛盾,还取得了投资综合效益。集中建设水、田、林、路、畜棚、沼气池相配套,对农户的生产、生活设施统筹安排,让农户的果园里有了水池和机耕道,还配上了沼气池,退耕农户的生活方式发生可喜变化,不仅农村能源项目建设解决了退耕还林后控制砍伐薪柴的困难,更保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新农村文明建设。生态移民建设也让农户走出深山,建起一座座靓丽的移民新居,也建起了农户心中的希望。

  现场培训农户,巩固退耕成果

  为了进一步改善退耕农户的生产及生态条件,大力推进退耕农户的产业发展,余庆县每年都通过开展巩固退耕还林现场会,观摩项目的实施成果,带领农户到茶园进行现场讲解茶园管护措施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训,同时发放宣传资料加强宣传,带动退耕农户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来源:新农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