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唐河移民:喜结良缘共致富 牛经纪摇身变场主


时间:2014-09-08  来源:新农网整理 点击:

 大河网讯(郭俊华 生俊东 程海舟)8月29日,“迎接中线汛后通水,走进美丽移民新村”系列采访活动,走进全省移民迁安的第二大县——唐河,深入探访移民后期发展的情况。

  唐河县安置移民20487人,如何保证移民新村的稳定,移民能否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与当地人共同致富共求发展?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探访了位于毕店镇的凌岗移民新村。

  8月29日,凌岗移民新村卫生室里人流涌动,病人挤满了诊室,村医张宽阁忙里偷闲告诉记者,“我们都是本地人,以前在毕店镇街上开诊所,这个村没有医生,看病都要去街上,为了能方便咱移民看病,我们就把诊所搬过来了。现在卫生室规模不大,我老公负责看中医,我负责西医,我们中西结合,夫妻合璧。”一位看病的大妈说,张医生夫妇人特别好。她的老伴半夜心脏病发,给张医生打电话,她立马赶了过来,心里马上就有底了。现在,移民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都来这儿看,去别的地方看个感冒现在都得一二十,在他们这儿,五六块钱就能治好。

  张店镇老人仓移民新村是个经历过两次搬迁的新村。村里既有1973年搬迁的二次移民,也有原滔河乡文家村的一次移民。历经两次移民村支书马国勤向记者们讲述了那段回忆,“1973年时才10岁,那时候一户给200元的补贴,自己买材料盖房。而2011年我已经48岁,这次搬迁提前建好了漂亮的房子,大家只用带着家具入住就行了,没有了后顾之忧,政府想的很周到。”

  “没有移民到这里的话,我也不会有现在这个满意的好儿媳。”马国勤笑着说。当地人与移民通婚的事屡见不鲜,马国勤的儿媳就是当地人。“他们夫妻俩感情很好,现在他们在外面打工,我跟老伴儿在家帮他们带孩子,老伴儿闲了就编编藤椅,一天编个一二十个,可以挣三四十元。钱虽然挣得不多,但是既做好了家务,又打发了闲散的时间。闲暇时间编织藤椅已经成了我们村的一个特色了。

  文天才以前在老家时做”牛经纪“,有丰富的相牛、育肥经验,移民到张店老人仓移民新村以后,就想办个养牛场尝试一下。

  在唐河县政府大力扶持下,文天才的养牛场很快就发展了起来。如今,文天才的牛场已发展到500个畜位、50余人在场长期务工。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有十几户农民开始肉牛养殖,同时他还不定期联合县乡专家,举办肉牛育肥、秸杆青贮等技术培训班,把积累的经验传播给新加入肉牛养殖的户,使他们少走弯路,尽快致富。同时通过以前做”牛经纪“时认识的朋友,与湖北、广东等地的大客户取得了联系,初步打开了外销渠道,为本村移民发展致富铺好了路。

  ”只要是国家需要,我们移到哪儿都行,都是中国人。“离开老人仓移民新村的时候马国勤一边送行,一边动情地说着


来源:新农网整理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