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河南西华县:土地“转”出新路种地种到全国


时间:2014-09-08  来源:新农网 点击:

 “咱西华县农民就热爱种地,家里土地流转不够种,还远赴天津、新疆、河北承包土地。”9月1日,西华县皮营乡乡长马勇说,仅皮营乡外出承包土地的农民就有3000多户,承包土地50多万亩。据估算,西华县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经营土地至少有100万亩,仅此一项增加收入5亿元。

  西华县农民大规模到省外承包土地,以皮营乡农民为最多。上世纪90年代,该乡农民金朝用、李汝喜等7户农民在天津承包荒地600亩,种植了黄豆、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每户年纯收入3万元。1995年,7户农民又在天津试种棉花获得成功,每户收入30万元,在家乡引起了轰动。马楼、东金等十多个村的数百户农民,携带农机具,分赴天津、新疆、河北等地承包土地种棉花,每户承包土地少则几十亩、多则几百亩,年收入几万元到十几万元。截至目前,全乡外出承包土地的农民达3000多户。

  西华县在调研中了解到皮营乡农民的情况,认为土地流转承包,上合政策,下顺民心,决定认真总结推广皮营乡土地流转的经验。西华县农业、劳动等部门积极为农民提供信息,县农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每年为农民提供2亿多元的小额贷款,用于农民承包土地和投资。县领导分别赴农民承包土地的集中地,查看土地资源,洽谈承包事宜,帮助解决外出包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下,全县每个乡镇都有农民外出承包土地。

  在鼓励村民大规模外出承包土地的同时,西华县又大力挖掘内部的流转土地资源。村民外出承包土地,也为本村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东夏镇杨楼村共有村民190户,其中150户到天津承包土地,村中劳动力减少,给村上的土地流转带来了契机,让村民实现了在外、在家种地双丰收。西华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动态监督县内流转土地改变用途行为,督促承包和发包方按照土地流转“有偿、自愿、不改变用途”的原则签订合同。全县又承包“五二农场”、黄泛区农场和贾鲁河两侧荒滩、废地6万多亩。同时,把外出务工、经商、包地农民家中的土地,由政府出面协调流转给“种粮大户”、“科技能人”,流转面积13万多亩。

  土地流转承包,规模效益带来收入大增。西华营镇常武营村的盖会章承包土地5600亩,夏季繁育小麦优良品种,秋季种植玉米、大豆,年收获小麦良种600多万斤、玉米400多万斤、大豆80万斤,创经济价值1500多万元,除去投资,亩均纯收入1300元,盖会章成为受到国务院表彰的种粮大户。

  据不完全调查,截至目前,西华县外出承包土地的农民有9000多户,跨省承包土地90多万亩,加上在县内流转承包的土地,总承包流转土地至少有100万亩,按亩均纯收入500元计算,增收5亿元。


来源:新农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