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正值全市水稻收获高峰,乐山市农业局组织农机化科、农业信息站以及多家农机经销商对坝区、丘区、山区水稻机收工作开展实在调研。
调研组分别深入市中区、沙湾区、夹江县、峨眉山市、井研县、犍为县、沐川县的12个乡镇24个村,实地调研水稻收获机械的购置补贴情况、坝区机收情况,丘区小型收割机的推广情况、机具质量及适应性及农机农艺融合情况等。
调研中发现,在平坝区如夹江县、峨眉山市等,水稻机收普及率高,并普通使用大中型联合收割机,收割效率高、成本低,平均每小时收割8-12亩,每亩收费80-120元,同时存在信息不畅导致大量联合收割机盲目涌入,跨区作业收益降低的情况,今年乐山水稻跨区作业机具达1100台以上,大大超出坝区水稻收割所需机具。在山区、丘区机收难度大,主要因为目前农村劳动力少,适合丘区的机型少,机具小故障较多,机具销售价格偏高,补贴额较低,丘区农机化作业基础设施较差、农机下田、转场难,同时农机农艺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制约水稻生产机械化。
针对全市山区、丘区推广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参加调研的市农业局专家与农机经销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为全市农机化推广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一是在丘区推广轻巧、灵活、实用的小型机械势在必行,二是加强农机专合社建设刻不容缓,这两点是解决丘区农机化推广的关键。
市农业局副局长谷平表示,希望经销商将调研情况及时反馈给厂家,加快适合丘区使用的小型机械研发改进,明年全市将加大小型农机具在丘区、山区的推广应用力度,改善农机作业条件,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促进农机农艺融合,逐步解决丘区农机化应用难题。
经销商们也纷纷表示,将及时将调研情况反馈给农机生产厂商,敦促厂家改进和生产出拆卸简单、搬运方便、轻巧灵活、质量可靠,符合我市丘区生产实际的新型农机具,并希望市农业局多组织类似活动,让他们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在盈利的同时助推乐山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来源:四川省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