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曝光"送礼清单"为何被骂"叛徒"


时间:2014-09-06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
近日,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职工胡剑兵,向南京市纪委和媒体曝出该单位南京项目部“送礼清单”系列照片。而单位一同事回应说:“你了解过这个人没有?他是我们单位的职工,又是这件事的参与者,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举报)?这个人是否有问题?这就是品德败坏,过去讲就叫叛徒!”(9月3日《法治周末》)
 
企业给官员送礼,这是一直以来饱受社会批评的不正之风。从法律角度说,企业给官员送礼,实质上就是行贿受贿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企业职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主动曝光和举报本单位的“送礼清单”,都算是一种正义之举,应当得到肯定和赞赏,这也是绝大多数网友的共同看法。但是,这种正义举动,并没有得到单位同事的理解和支持,相反招来了“叛徒”的骂名,被贴上了“品德败坏”的标签。
 
从表面上看,曝光和举报“送礼清单”的职工被同事骂为“叛徒”,可能确实与举报者个人自身有一定关系,平时与单位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好,早已经“声名狼藉”。曝光单位的“送礼清单”,只是举报者个人不满单位,借用自己掌握的一些秘密报复单位的举动,并不是内心深处真的不满和反感企业给官员送礼。
 
从根本原因上讲,曝光和举报单位的“送礼清单”招来“叛徒”骂名,主要因为职工曝光单位“送礼清单”行为,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单位的经济利益,以及单位里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广大同事从自身个人利益角度出发,自然无法认同这种损人不利己行为行为,这才是同事骂曝光“送礼清单”员工是“叛徒”的真实内涵。
 
很多行业的很多企业每逢节日都会列出“送礼清单”,按照“送礼清单”上的名单给主管部门和业务往来部门的官员送礼,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属于典型的行业潜规则。究其根源,我国市场经济的法治环境仍然不健全、不健康,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预仍然很大,特别是在涉及到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上,往往是手握大权的个别官员说了算,而不是市场机制和法定规则说了算。在这样一个恶劣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下,官员的寻租空间特别大,企业要想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特别是能够从政府手中获得大订单,就不得不与手握权力的大小官员维系好关系,就不得不借着各种节日送礼,达到利益互换目的。而企业职工主动曝光单位的“送礼清单”,实际上就将这种相互默契的潜规则公开化,打破了行业,损害和恶化了单位与主管部门及其官员之间的关系。结果只能是让本单位今后从官员手中拿到项目和工程,削弱了本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减少了单位的收入和利润,降低了职工的工资水平,因为没有官员敢再收这样企业送出的礼物和钱财,太不安全了。
 
读懂曝光“送礼清单”被骂“叛徒”论,关键是要约束官员的权力,削弱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预,铲除官员的寻租空间。只有市场经济更加法治化、透明化、阳光化,一切按照市场原则和法律法规办事,而不是官员个人拍脑袋说了算,那么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乃至外企,自然不需要给大小官员送礼,以求平安。否则,即使意外曝光一起“送礼清单”丑闻,查处一批收礼官员,也无济于事,更何况不是每个企业都有一个与单位有矛盾有掌握“送礼清单”秘密的职工。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