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村干部打"白条",怎么能人走债就了?


时间:2014-09-06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
家住诸城市龙都街道附近的闫先生向本报反映,早些年他在贾悦镇太古庄农场开了一家小饭店,当时隔壁于家屯村正在修路,村委的领导经常带着修路工人到他的饭店里吃饭。但是每次吃饭后都不给钱,该村村委一位负责人表示,现在村里没钱,等“上面”拨下来修路经费就能把钱给他。但是一直等到现在,所欠的3443元饭费都没有支付给闫先生。“当时打欠条的负责人被党委免职了,现在村里、社区和镇上都不认这张欠条。”严先生十分苦恼,不知道应该找谁索要这笔钱。(9月14日新华网)
 
又是一件干部打白条,债主讨债无果的事件,这样的事件一直在网上不断出现,也引起网友们的热议,长期以来,长期以来,公款吃喝和浪费都是群众关注的腐败焦点, 干部打白条, 免职了债务也能免了吗?这个道理走到哪儿都说不通。
 
新闻中村委所欠闫先生的钱,数目大小还在其次,最主要是这笔钱欠债还是因为村上项目实施而欠下的,说到底其实还是因为公事而欠债,就算当时的打欠条的村委已经被免职了,但是这个欠条是由于公事而欠下的,不属于他的个人消费,就算他不在了,整个村还能不在吗?政府不在吗?怎能因为当事人不在了,欠债就这么不明不白的不了了之呢?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管是因为公事还是私事,村干部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更理所当然还“债”,当地政府更该为打白条负责,不能让免职成为不还债的借口,最终让债主为其“买单”,这样不仅伤了债主的心,更有失我们政府的公信力。长久下去,我们的政府诚信何在?还如何让百姓相信我们。所以,笔者认为:要解决打白条事件,干部不仅仅是要还清欠款,还要从深层次进行自我反思,在“诚信”等道德塑造上去弥补,从体制监管上去完善,才能真正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才能真正还清“白条”佘下的账。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