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江西丰城:从豇豆到生态硒谷 一座农业城市的转型


时间:2014-09-05  来源:农博网 点击:

从10多年前种植无人问津的豇豆,到打造“中国生态硒谷”,生产卖价超过20元一公斤的大米、5元一枚的鸡蛋等供不应求。近年来,江西丰城市利用新发现的富硒资源,按照现代农业园区化、资源优势产业化的思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踏上了农业发展转型之路。

  “因为土壤富硒,我50亩农田产的稻谷加工成大米,卖价从原来的4元一公斤,涨到12元,还供不应求!”在“中国生态硒谷”核心区的丰城市董家镇泉溪村,农民刘刚玉自豪地告诉记者。

  同样是在丰城这片土地上,2000年,丰城市一些乡镇组织农民种豇豆,由于产销不对路,豇豆烂在地里,成为当年诱发农民与乡村干部冲突的主要因素之一。

  刘刚玉告诉记者,这一切变化都始于富硒土壤的发现。2006年,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普查,在丰城市发现524.7平方公里富硒土壤,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大米、花生、大豆等18个农产品达到富硒标准。硒是一种非金属微量元素,有天然解毒剂特性,被称为“抗癌之王”,人体适量补充,可有效提高肌体免疫能力。富硒农产品作为新兴的保健农产品,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

  丰城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但一直面临着“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的发展困境。大面积富硒土壤的发现,给丰城市农业发展“突围”提供了难得机遇。丰城市委书记冷新生介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靠政府、农民单极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丰城市急需发掘自身优势,采取政府建平台引导、企业示范、农民参与的方式,发展高效现代农业。”而得天独厚的富硒土壤和富硒农产品的保健功能,正是丰城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所在。

  谋定而后动。丰城市决定将工业园区建设理念移植到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最大限度地推进富硒资源的产业化,以标准制定主导产业发展,让脚下这片土地成为农民致富的“宝地”2007年,丰城市聘请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土壤研究所的专家编制了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建设“中国生态硒谷”的设想,在丰城打造集富硒农产品生产、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富硒产业集群。按照发展规划,丰城市生态硒谷示范区占地近50平方公里,覆盖两个乡镇10个行政村,受益人口超过3万人。近年来,丰城市按照工业园区化的标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在富硒区修建长10公里的公路,改良4000多亩稻田的种植条件,加固了区内水库,将电源、水源接到了田间地头。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在“标准为王”的时代,标准就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制高点。丰城市紧紧抓住机遇,在国家尚无富硒食品标准的情况下,牵头制定《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12个富硒产品标准被确定为江西省地方标准,抢占了产业先机。目前,丰城市正全力将富硒标准向国标推进。

  富硒资源要富农。冷新生告诉记者,发展富硒产业最终目的是富裕当地农民。我们引进企业时更看重的是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此,丰城市抬高农业龙头企业进入富硒区的门槛,杜绝一些企业恶意圈占富硒资源。目前,包括“世界鸭王”华英农业在内的一批优质农业企业,纷纷落户“中国生态硒谷”,总投资达15亿元。这些企业利用资金、品牌和技术优势,先后开发出富硒鸡蛋、富硒牛肉、富硒大米、富硒猪肉等10多个富硒保健农产品。

  优质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效益已逐步显现。“中国生态硒谷”区域内,仅农民自愿流转的水田、旱地、荒山的年租金分别比开发前提高了1.5—3倍。为更好地保障农民利益,丰城市要求在一定年限后,土地流转租金必须按照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同步递增。

  天道酬勤。2009年,中国营养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将“中国生态硒谷”匾牌授予丰城市。到2010年,丰城市富硒产业产值8.7亿元,同比增长24.4%,直接解决农民就业4750人。由于富硒产品生产企业的入驻,带动周边农户34644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民人均增收867元。

  依托富硒资源,丰城市在农业发展转型中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来源:农博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