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辽宁营口市菜价偏高在全省排名靠前


时间:2014-08-30  来源:新农网 点击:

省物价局价格监测数据库资料显示,近3年来,营口市21种蔬菜平均价格为2.93元,比全省平均价格高8.5%,全省排名第二位。在这21种蔬菜中,2012年、2013年、2014年,营口市分别有14、13、17种高于全省平均价格,价格排在全省前5位的分别有13、13、18种。特别是小白菜、油菜等叶菜价格,一直排在全省第一、第二位。

  按照市领导的批示要求,近日,营口市物价局对全市蔬菜价格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营口市蔬菜价格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地产蔬菜供应量不足,全年平均供给率不足70%,尤其冬季60%蔬菜靠外进。营口市蔬菜播种面积偏小,2013年仅为18.8万亩,低于省内其他城市。营口市三面环水一面盐碱地,这在省内乃至国内比较少见,这种自然环境对蔬菜生长影响很大。二是蔬菜市场建设滞后。目前,营口市仅有一个10多年前建设的蔬菜批发市场,面积仅2万平方米,市场容量不足。批发市场建设初期日批发量在10万斤左右,现已增加到20万斤以上,最多时达30多万斤。按照日批发量最大值算,营口市平均每人每天仅有半斤菜。仅有一个批发市场,没有竞争对手,客观上形成了垄断经营,场地租赁费、交易费的偏高,导致蔬菜交易价格偏高。而且蔬菜批发市场经营条件较差,混杂经营,既批发又零售,既批发蔬菜又批发干鲜水果,高峰时场内拥挤不堪,进出车辆难以通行,严重影响经营。营口市的农贸市场偏少,适应不了市民的买菜需要。主城区仅有农贸市场17个,10年内基本没有增加;早市仅有9个,经营面积小、环境差、分布不均;农贸市场、平价超市和其他销售网点仅60个左右。三是蔬菜生产模式落后。蔬菜生产大多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小生产,难以形成产业化,适应不了大市场、大流通的需求。蔬菜从生产到销售的信息服务匮乏,农民信息不灵,跟风种植难挡市场风险。营口市的蔬菜贮藏、保鲜、加工、流通能力还远不能适应需要,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很难实现产销对接,在大市场中根本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营口市农村科技力量薄弱,不适应现代蔬菜产业发展。

  针对营口市蔬菜价格偏高的现状,营口市物价部门有关人士提出建议。一是在巩固和稳定老菜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菜地,逐步扩大生产规模,确保地产菜年均自给率达到80%以上。营口市规划“十二五”期间新增蔬菜基地6.2万亩,必须确保这一规划的实现。同时,严格控制蔬菜基地挪作他用,相关市(县)区要把占用的蔬菜基地通过置换等方式补回来。还要积极推进蔬菜专业化生产,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实施工厂化蔬菜种植,积极推进蔬菜标准园建设,抓好蔬菜育苗中心建设。二是加快蔬菜批发市场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首先,城区要尽快新建1家多主体的蔬菜批发市场,打破目前独家垄断经营的局面。其次,要建设小型干鲜果、肉类等专业批发市场,解决目前蔬菜批发市场混杂经营的问题。再次,应在市(县)区规划建设一批不同规模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以适应蔬菜生产发展的需要。还应加快蔬菜配送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大型蔬菜精加工企业,强化蔬菜配送体系建设,拓展蔬菜精品上市规模,满足消费者需求。三是完善蔬菜零售市场建设。应在主城区适当位置增设6至8个早市。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居民住宅小区(特别是新建小区)规划、改造、建设20个以上便民超市。继续推进平价商店建设。


来源:新农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