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原六安县十里桥乡发生一起命案,时年23岁的刘某死在一名素不相识的陌生男子尖刀下。案发后,涉案的疑犯连夜潜逃,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杳无踪迹,警方多次组织警力追逃,终因相关信息缺失,一无所获。但是,天网恢恢,做下凶案,既使逃到天边也要抓住他。
近日,裕安公安分局运用信息化手段,攻坚克难,在市公安局相关部门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将逃亡23年命案积案犯罪嫌疑人余以年成功抓获并押解回六安。

案情
青年杀人后逃跑
1991年9月30日晚,原六安县十里桥乡街道一理发店内有几名年轻男子在“疯闹”,一曲未了又唱一曲。约20时许,时年23岁的刘某和另两人骑车路过该理发店,听到店内传出歌声,觉得熟悉,在门外随意高声接唱几句,没想到惹下祸事。在店内唱歌的人群中有一位住在附近的余家老五,叫余以年。余以年年轻好胜,极要面子。他在唱歌,有人接唱,无端生出“丢面子了”的心境,十分不悦,便喊上同伴田某出门追赶刘某等人,将刘某等人拦下后,田某用随身携带的自制火药枪威胁刘某同行的张、冯二人不准动手,气盛的余以年对刘某实施殴打,遭到刘某反抗,余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对刘某胸部捅刺,刘某的胸主动脉被刺破裂,失血休克死亡。案发后,犯罪嫌疑人余以年潜逃,田某被原六安县公安局收容审查1个月后释放。
追查
狐狸尾巴露出来
凶案发后,原六安县公安局虽积极侦查,但未能抓获犯罪嫌疑人余以年,后因行政区域多次变动、划分及办案民警调动等原因,此案搁浅。今年,裕安公安分局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此案件列为“五集中信访案件”之一,并成立专案组,开展专案侦查。专案组民警通过前期该案梳理获取的信息,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人入手。
余以年兄弟姐妹多人,他是家中老小。办案民警发现住在合肥的余家大姐户口本上有一个男孩的来历可疑,办案民警认为极有可能是余以年的孩子。查余家大姐的通讯记录、银行账户,果然有名堂。余家大姐银行账户有多笔来自新疆的汇款,再查通讯记录,又发现她与新疆某地通过电话。查余以年其他兄弟的通讯记录,新疆的这个手机号也出现过。
专案组全面调取多种信息进行分析比对,发现了余以年可能在4月12日乘坐民航班机由合肥飞往新疆乌鲁木齐的信息。调取航班信息发现:余以年的三哥身份信息出现在一航班乘机人员中,办案民警将该照片带回,请余的发小们辨认,尽管照片上的人极像余家三哥,但参加辨认的群众还是给办案民警一个明确结论:该乘机人员是余以年。经查,发现犯罪嫌疑人余以年冒用其三哥的身份证信息在外地活动、藏匿的确凿证据。
收网
潜逃23年被擒获
专案组在掌握以上信息后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将上述信息报告市公安局,请求技侦、网侦、情报等部门对该人身份、活动轨迹等信息进一步甄别、确认。在市局技侦部门的全力支持下,专案组获悉余以年化名“王强”长期在昌吉打工的线索。8月18日下午,在市局技侦部门、昌吉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民警在昌吉市余的住处将犯罪嫌疑人余以年成功抓获,并当场搜出其冒用其三哥身份信息在新疆办理的居住证。突审时,余以年开始拼命抵抗,当审讯民警改用六安方言审讯时,余以年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长叹一声:“这一天还是来了。”
接着,余以年交代了23年前的1991年9月30日持刀杀害受害人刘某、潜逃化名“王强”、冒用其三哥身份长期藏匿于新疆的犯罪事实。至此案件成功告破。
感慨
逃跑的日子不好过
当年发案时,余以年20刚出头,到被抓归案,23个年头,余以年是如何生存的呢?余以年交代:当年刺死刘某后,他潜逃到新疆,认为新疆离六安遥远,不会遇到熟人。不过随着外出打工人员流动,新疆的安徽打工者也有了,但他时刻注意“自我保护”,很少与人交往、聊天,从不提家乡。开始几年打零工,在工地上认识一个女人,隐瞒实情结了婚,抱一个孩子,寄养在合肥姐姐家,按时汇生活费。
他在工地打工做苦力,极力装作忠实厚道,不跟人争执。他化名“王强”,工友们叫他老王。因为“忠实厚道”,有工头有意帮他,请他带班承包一些零散工程,但没挣到多少钱,原因就是结账时遇到对方赖账,他不敢据理力争,怕闹到派出所公安调查他,只能忍气吞声,时有做完工程倒赔本的事儿发生。在他带班组中,不雇用安徽民工。听到安徽话心里莫名地发怵。余以年被抓后感慨:“逃跑的日子不好过。”他说,被抓那一刻心里反而踏实了。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