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推广草田轮作模式 大力发展草地农业


时间:2014-08-23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点击:

近日,中美牧草技术产品交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提出,我国已经开始在农区推广草田轮作模式,说明发展“粮草兼顾”型的“草地农业”适合我国食物结构的农业系统。

  我国是草原大国,近4亿公顷的草原约占国土面积的2/5。2013年,全国天然鲜草产量达到10.6亿吨,人工种草2.8亿亩。然而,相对于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占较大比重的畜牧业,饲草业仍是畜牧业发展中较薄弱的一环。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在会上提出,虽然我国饲草业起步较晚,但我国拥有更丰富的天然草地资源和种植经验,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饲草产业前景广阔。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张英俊教授分析提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饲草业薄弱的原因之一。虽然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粮—经—饲”的三元发展结构,但更多情况下“饲”这一结构往往被忽略;而在发达国家的种植业中,饲草业占1/3,有合理的“粮—经—饲”三元结构。此外,发达国家畜牧业中,牛羊等反刍家畜的比例最高达80%以上,而我国仅处于25%左右。可见,这样的产业结构是不可持续的。他表示,如果把饲草业耦合到农业产业结构中,不仅能促进农田质量的提高,还能为畜牧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促进饲草产业发展。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饲草业发展的国家支持系统,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鼓励和支持饲草业的发展。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奶牛苜蓿工程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让饲草业得到了政策保障。全国初步形成了以东北羊草产业区、西北及华北苜蓿产业带和南方饲草产业区为主的“一带两区”产业布局。截至2013年底,全国保留种草面积2086.7万公顷,全国商品草生产面积达317.8万公顷。相关专家提出,发展饲草业不能光从技术和规模上下工夫,任何技术都是在系统里发挥最大作用的。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在农区推广草田轮作模式,说明发展“粮草兼顾”型的“草地农业”适合我国农业系统。我国未来要在充分利用占国土面积41%的草原基础上,大力发展草地农业。

  任继周还谈到,草业的发展要从“草地农业系统”出发,而不是单单是“耕地农业系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草地、牧业很大的需求,希望草业能够与牛肉、羊肉产业有机结合,系统发展,使得整个草地农业系统得到改善,这对我国草地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