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白城:瀚海变绿洲林茂粮畜丰


时间:2014-08-22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点击:

一到洮南府,先吃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接着补”、“一年两场风,从春刮到冬”。这些当地的顺口溜,道出了“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的吉林省白城市恶劣的生态环境。但是,近十几年来,白城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下定决心,带领全市人民通过植树造林,河湖连通等工程拓展出了“昔日瀚海变绿洲,粮丰牧旺水草美”的白城大地。

  科学决策是改造环境的保障。1997年以来白城市委、市政府结合“三北”防护林建设,先后提出实施造绿工程、“三环一路一网”绿化工程建设,“瀚海桑田”、白刺、山杏三大生态产业工程建设,开展了“举市三年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的竞赛活动。5年来,白城市造林200万亩,全市林地面积已经达到640万亩,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009年前的1596.4万亩减少到目前的1042万亩,蓄涵水源11.5亿吨,林果年均可创经济价值8.4亿元。

  通过造林,各种效益日益显著。全市五个县(市、区)中,有3个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两个成为全省油料基地县。说起造林带来的好处,白城市洮北区平安镇永平村原党支部书记陈宝侠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刮到地里的风小了,天上下雨下得勤了,浇地用小白龙的次数少了,我们农民种地的投入也少了,但粮食增产了。”

  由于生态环境的好转,白城市粮食生产连获丰收,每年增产30亿斤,农民增收50亿元。同时也带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畜牧业产值近60亿元。

  河湖连通工程是环境改善的重要支撑。2013年,白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河湖连通工程,计划通过5年时间,围绕建设引、蓄、排、灌、控相结合的现代化水利系统,利用自然水系和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分洪入向等重大水利工程和25座水库,把“一江七河”洪水期富余水量引入160个天然湖泡,在白城形成纵横交错的水域网络,使白城市水库湖泡总蓄水能力达到32.9亿立方米。

  白城市委书记李晋修告诉记者:“从当前和未来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恢复等方面的需求来看,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意义深远,效益重大。”一是分蓄洪水,实现安全度汛。2013年汛期,白城市境内嫩江发生了20年一遇洪水,洮儿河发生了自199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白城市及时利用引洮分洪河道向向海水库等水库泡塘供水,共分流洮儿河洪水2.60亿立方米。二是科学引蓄,改善生态环境。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共增加蓄水量10亿立方米,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550平方公里。三是增加灌溉面积,粮食取得大丰收。今年年初,全市春旱严重,仅河湖连通工程就增加坐水种和播前灌面积50万亩。四是水面增加,渔业产量取得新突破。从2013年到现在,已经增加水面面积180万亩,今年渔业产量预计3.3万吨,是近14年来最高产量。五是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旅游业兴旺。近两年旅游人数明显增多,增加幅度在30%左右。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