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专业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兽医科学的发展,近年来,这门科学除直接保障畜、牧、禽业生产外,已扩大到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人类疾病模型和医药工业等领域。在京郊许多养殖场(户)生产一线,一批动物疫病研究专家一直忙碌其间,坚持解决动物疫病而奔走20余年,在多年来的一次次重大疫情中,保证了人、禽、畜健康安全。这批专家人称“畜禽安全守护神”,他们是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疾病研究室刘月焕主任和他的团队。
解读动物病情“天书”
“刘博士吗?我们这里有几头猪蔫了,拉稀、消化不良,长不肥。能帮我看看吗?”烈日炎炎的一天下午,通州区某猪场一个电话打到了市农林科学院刘月焕博士的手机上。该养猪场出现情况后,将第一个电话打到了刘月焕这里。
次日6时,结束了前一天直至深夜的实验室工作,刘月焕和他的团队睡了个囫囵觉,便自费乘坐地铁、公交,赶赴到通州区。经过一路的颠簸,8点半左右,刘月焕一行到达通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没顾得上喝一口水,就身穿防护服走入实验室,与当地工作人员“会诊”养猪场送来的几头猪,诊断病理。
夏天,身穿不透气的防护服,戴上口罩、橡胶手套、靴子,就算是普通人都会汗如泉涌,而对于刘月焕和他的团队这却是常事。“有时候动物的病情紧急,根本顾不得多想,晚一点得出结论,对于养殖户而言都会导致一年的损失。”刘月焕是内蒙古人,父母都是牧民,从小便深知每种疫情对于养殖户而言损失都是致命的。
刘月焕和他的学生,从当天上午9点开始对病猪进行解剖,从病猪的表征、内部结构都进行了深入地解剖,整个过程细致入微,长达4个小时。简单地对病猪体毛、粪便、肤色等表征进行初步研究分析后,最重要的一阶段便是解剖病猪。抽样血,提取心、肝、肺、胃等进行病变观察,用刘博士的话来讲,“解剖,就是打开病猪这本‘天书’。找到病根,才能为养猪场今后的喂养提出建议。”
到养殖场进行及时动物病情初步诊断,刘月焕和他的团队还要马不停蹄地回到单位,对当天解剖的病猪进行取样、化验,得出最后的结论。结束这一切,大家才能喘口气,此时往往已是子夜时分。“许多养殖场已经习惯第一时间打我和同事们的手机。农业科研就是这个特点,需要和一线保持密切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及时解决了难题,科研人员也通过一线实践培养了后备力量。这是一种双赢,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目前,刘月焕从事诊断动物病情,已经有20余年,他和他的同事深得京郊的许多养殖户和企业的高度信赖,都称他们为畜禽类的“神医”。
打开疫情“黑匣子”
为何许多养殖户称刘月焕等人是神医?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动物疫病科研人员,他们通过解剖畜禽,打开了畜禽病情的“黑匣子”,解决一道道病理难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是进行动物疫病科学研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刘月焕习惯用这“三步走”来形容他们的工作,“是什么就是病理诊断,这是最难的。一名合格的‘兽医’不到养殖户一线进行解剖动物、研究病情,接下来的研究就根本无从谈起。诊断是最基础的、方向性的东西,一般的兽医没有十年经验连手都上不了,只有长期与生产一线保持密切联系,才能积累起丰富的经验。”
走进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疾病研究室,几幅猪、鸡等感染流感的大照片,还有一个又一个小玻璃瓶,里面浸泡了各种猪的脏器标本。“一个瓶子代表一头猪,或一个猪场,这些都是养殖户或养殖场在遇到疑难杂症后送到我们这儿诊断的,假如诊断不了,疫病一旦发生,不管多大的猪场,马上就灭了。”
刘月焕和他的团队,把握的就是动物疫情的第一关。“养殖户把自家的畜禽交给你,是信任你,咱也要负责任,要给出最精确的报告和最合理的建议。”刘月焕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什么”、“怎么办”,“所谓‘为什么’就是发生疾病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怎么办’就是拿产品,出疫苗,说到底就是科学研究疫病后的物化产品。”
这些就需要长期诊断动物病情后,积累动物的病理切片,进行解读,也就是“读片”。“一个切片就像一个历史故事,通过这个动物的脏器,你能推断出它的生前死后发生了什么事,比如,怎么感染的,机体是如何作斗争的,是怎么恢复的,又是怎么死的。所有这些都能从切片上体现出来。”刘月焕说,有时候一个片子要看四五个小时才能找出异常,但却是一种享受,需要有坐冷板凳的科研精神。
“冷板凳”坐来累累硕果
正是这种深坐冷板凳、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才有动物疫病研究室如今的硕果累累。“鸽子不发病,别的鸟类为什么发病?”通过研究,刘月焕博士证实了鸽子对流行的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供试毒株不易感,为本市政府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提供了决策依据,避免了大量扑杀肉鸽的情况,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
动物疫病研究室还与国内众多机构合作,研发出众多应用于生产中的畜禽疫苗、试剂,保障了动物的健康成长。该研究室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合作,首次研制成功了马流感H3亚型血凝抑制试验抗原与阴、阳性血清,弥补了国内马流感诊断试剂的空白;与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内外率先研制成鸭出血性卵巢炎灭活疫苗,免费提供800多万羽疫苗供首农集团所属北京金星鸭业中心、河北省白洋淀地区等养鸭场免疫使用,有效消减了该病对鸭产业链条断裂的威胁,为保障鸭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供应起到了关键技术支撑作用。
近年来,在刘月焕的带领下,动物疫病研究室依托病理实验室和病理解剖学技术,在鸡、猪、鸭等畜禽疫病诊断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研究室主要服务对象是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首都农业集团、北郎中种猪场等养殖企业和场户,为北京及全国鸡、鸭、鸽、猪、马等经济和野生动物诊断800余起疫病,积累有价值的病毒株40余株、标本1300余例,切片26000余张,培训兽医从业人员和养殖户4000余人次。
“时代在发展,疫情问题也会层出不穷,我们不可能随时都呆在养殖场,这就需要抓住核心问题,提高读‘片子’本事,而做到这一点只能靠不断为养殖者提供服务来实现。”刘月焕说,他和团队是畜禽病情的第一道保护神,既要与养殖户打成一片,解决实际问题;又要通过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积累病毒株、切片,通过反复实验,做出有针对性的物化疫苗产品,保障畜禽生产,让市民吃上放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