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粮食也能存“银行”


时间:2014-08-21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

“去年存晚稻时才128元一百斤,取粮时就涨到了135元,涨了7块钱呢。90吨就是12600块。”8月17日,记者在宁乡县卫红米业粮食银行营业厅里,遇到了来存粮的种粮大户杨文生,他给记者算起了他的“存粮账”。今年早稻一开收,他几乎每天拉6吨的早稻来存粮。

  在宁乡县,把粮食存进专门的粮食银行如今已经有不少农民尝了鲜。

  “我们家粮食多,以往自己晒。要请人、找场地,还要看‘老天爷’脸色,晒干1吨粮没150块钱下不来,现在粮行烘干只要80块1吨,划算呢。”这天刚开户的宁乡县南田坪乡横田村村民张林芝的小算盘也打得噼里啪啦响,她打算把今年家里收的所有粮食都存粮行。

  村民们口中的粮食银行是去年湖南卫红米业有限公司探索的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公司设置粮食储存收购中心,拥有日处理能力达500吨的烘干设备和8万吨的现代化仓储设备。农户可把收获的湿谷,直接送到“粮行”烘干,并享受免费储存服务。

  公司总经理周正春介绍说,粮食银行与一般银行的区别在于,存入的是粮食,不是现金。粮行吸收农民手中余粮“储蓄”,储户凭借粮行存折,根据市场价格变化随时进行结算。如果市场价格上涨,就按上涨价格结算;结算时市场价格低于入库价,则按入库价结算。农户可随时提取现金,未结算粮款可按照每月每吨12元的标准,由“粮行”从储存之日起支付增值金,结算时粮价升值高于增值标准部分,按50%的比例再次分红。

  “粮行开业以来,通过提升品牌价值和节约财务成本,就为公司增加380多万元盈利。”周正春说开设粮食银行是双赢的“买卖”。

  把粮食存到“银行”,既能减少损耗,又能保价增值。种了一辈子地的杨文生十分满意,把同合作社的几个大户都拉来存粮了。

  记者看到,在卫红米业的粮食储备库,一辆辆运粮车过磅、烘干入库,络绎不绝。自今年夏粮收割以来,卫红粮食银行每天24小时营业,累计烘干、收储粮食5000余吨。


来源:湖南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