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国产夏粮“十一连增” 为何难挡进口猛增八成


时间:2014-08-20  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

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处于低位,内外价差明显是进口增加主要原因,但进口粮占比仍很有限,不会危及粮食安全

    夏粮“十一”

  夏粮“十一”   连增   图/东方IC

  一边是国内产量连年增加,一边却是粮食进口量扩大。今年前七月,以小麦为首的谷物进口量同比猛增八成,这引起国内外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业内认为,在国内夏粮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库存也再创新高的同时,粮食进口不断增加,新的两难局面亟须解决。

  内外价差是进口猛增主因

  自2008年以来,中国已从粮食净出口大国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引发国内关注。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小麦为首的谷物进口量大幅提速,前7个月包括小麦、大米、玉米在内的谷物进口同比激增80.7%。另据统计,7月,中国进口谷物和谷物粉156万吨,比6月多26万吨。同时,我国小麦夏粮实现了“十一连增”,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660万吨,比上年增加475万吨,增长3.6%。

  国内产量连增,为何进口也猛增,原因到底是什么?海关总署分析认为,一是国内需求旺盛;二是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处于低位。卓创资讯小麦分析师李红超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我国小麦进口主要为了弥补国内小麦品质的短缺部分,比如加拿大的高筋小麦,该高筋面粉是做面包、起酥点心、泡夫点心等的更好原料,这些需求的增加助长了相应的进口需求。另外,国际小麦价格较低,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如美国的软红冬麦,以5月底小麦价格看,美国软红冬麦到中国完税价约为2270元/吨,而国内2013年产小麦价格约在2530元/吨,价差在260元/吨,比国产小麦便宜10%左右。

  进口粮总量占比仍少

  卓创分析认为,尽管前七月小麦进口量同比增率达八成,但进口量仅在255.5万吨,仅占配额963.6万吨的1/4,与国产小麦的11989.9万吨相比,仅占2.1%,不会危及中国粮食安全。

  根据差价适量进口粮食顺应了农产品贸易国际化的大趋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大米进口均价为477.5美元/吨,而去年同期大米进口均价为462.5美元/吨,价格上涨3.2%。在价差缩小的情况下,我国大米进口量131.9万吨,比同期增加0.23万吨,增幅仅为0.17%。

  卓创资讯资深大米行业分析师王书童表示,东南亚种植成本低,因此稻谷价格偏低,米价偏低。我国以进口越南米为主,米价与国内同等级大米价差在0.20-0.30元/斤。进口米数量占到国产大米的1.6%,比重虽小,但因价差优势存在,对国内大米市场冲击严重。

  粮食收储政策酝酿调整

  业内认为,国内种植业成本持续上涨和粮食收储制度,是国内主粮价格持续上涨的主因。王书童表示,国内稻谷最低保护价格制度,每年都在上调稻谷的价格,使得大米价格也在缓慢上涨。

  收储制度在实行了差不多10年之后,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同时,也造成了粮食库存增多和境内外粮食差价大的问题。据介绍,截至2013年底,我国拥有粮食仓储企业1.9万个,仓容总量超过3亿吨,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了100倍。目前国内玉米和水稻库存是历史上最多的时期,个别品种的库存量甚至达全年产量的60%-70%。

  业内人士指出,要尽快调整粮食收储政策,理顺粮食价格机制。据悉,国家正在调研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以大米为例,卓创分析认为,大米是我国最大的口粮,因此对水稻的价格保护制度暂时不能取消。不过考虑到稻谷最低保护价格制度的弊端,因此未来3-5年内稻谷政策将向目标价格制度转变,既要确保水稻最低保护价格,国家可以不定期托市收购;另外又要通过各方面补贴或者科技兴农,降低农民种地成本。

  链接:干旱对主粮总体产量影响不大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干旱,也有声音认为国内的干旱是进口猛增的主因。据国家防总统计,截至8月12日,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6589万亩。而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农业部表示,当前旱情是区域性的,对局部秋粮生产有影响,但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等地大部秋粮主产区长势普遍较好。目前受旱省份的未受旱区域玉米等秋粮作物长势较好,还能抵减部分受灾损失。


来源:羊城晚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