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鲁甸震区生产自救遇难题—满山花椒待采销


时间:2014-08-1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点击:

 正午的阳光暴晒着龙头山。8月16日,在通往云南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的必经之路上,一个新搭的棚子格外引人注意——“昭通市花椒产业商会、鲁甸县花椒产业商会花椒收购点”。

  花椒是鲁甸的特色产业,有“香麻天下”的美誉。该县种植面积22万亩,产量7500吨左右,产值近6亿元。震中龙头山镇目前种植花椒7.6万亩。经过10年发展,这一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眼下正是花椒采收时节,今年是个丰收年,枝头挂满了成串的青花椒。地震造成不少地方山体垮塌、农房损毁,连续降雨又让农户没有条件晾晒烘干花椒,对灾区来说,可谓雪上加霜。受灾群众多次对记者反映,“青花椒再不摘就变色了,一变色价格就下来了。现在余震频繁,谁也不敢上山去,也没有商贩来收购。”记者了解到,同样的花椒,如果采、晒不及时,花椒的品质和价格差距就很大。但农户买不起烘干机,连日阴雨让他们干着急。

  重灾区八宝村村民张玉波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我家里种了300多棵花椒,这次地震塌方严重,我家的花椒一半被埋了。过几天余震小一点儿,我就要回家抢摘花椒,能抢出一点儿是一点儿。”

  这些天,各方都在为椒农想办法。8月16日,50名部队官兵在龙头山镇龙泉社区葫芦口帮助村民采摘花椒;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秘书长尹亮说,除了给灾区送药品,他们还要去巧家县和鲁甸县收购一两万元的花椒;不少网友发起“购买鲁甸爱心花椒”的倡议。这几天,一些受灾群众抢出地震前采摘的花椒晾晒。在灰街子安置点,记者看到帐篷间的空地上晾晒着花椒,椒香扑鼻。

  “我们在这里开设了收购点,这是我们在灾区设的5个收购点之一。我们想尽快收购受灾群众手里的花椒,省得烂在地里。”昭通市花椒产业协会会长、昭通市大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孔发说,“青花椒每斤在40元左右,红了后每斤至少要降五六元。地震给农户带来巨大损失,我们有烘干设备,尽早收购,能减少农户的损失,也是对灾区的支援。”

  记者看到,这个收购点还挂着一幅横幅,“生产自救,重建家园”。赵孔发说,“我们想告诉大家,要尽早生产自救,不等不靠,才能重建美好家园。”截至8月16日,这个收购点在灾区3天已收购花椒60吨。

  鲁甸震区启动生猪应急收购

  本报云南鲁甸8月16日电 记者黄俊毅报道:由云南鲁甸县畜牧局组织的鲁甸地震灾区生猪应急收购今天正式启动。

  生猪养殖是鲁甸县支柱产业之一。地震后,很多猪圈损毁,养猪户陷入无猪舍、无饲料困境。为解灾区养猪户燃眉之急,鲁甸县畜牧局发布了《地震重灾区农户饲养生猪应急出售公告》,决定8月16日至31日,对重灾区龙头山、乐红、火德红3镇农户饲养的生猪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