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高科技”搭配“土办法” 璧山智灯村蔬菜“不惧”连晴高温


时间:2014-08-17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点击:

高温下如何使蔬菜保持新鲜上市?近日,记者来到璧山区八塘镇的智灯村探访,发现他们采用“高科技”和“土办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这里是距主城最近的“菜篮子”之一,也是璧山10万亩蔬菜基地的核心地带,每天有数十吨的蔬菜运往主城。

  “遮阳伞”保护蔬菜远离晒伤

  连晴高温,拉响了蔬菜种植的“警报”。从事多年蔬菜种植的李项奎告诉记者: “如果没有防晒网的保护,大棚里的蔬菜老早就晒蔫了,而现在室温比室外低两三摄氏度,蔬菜长势不错。”李项奎指着一大片绿意盎然的辣椒、黄瓜,一边甩着脸上的汗水说。

  在智灯村周围,整齐地排列着百余个蔬菜大棚,每个大棚上都披着一层黑色的防晒网。村民每天一大早就把防晒网支开,为蔬菜遮挡烈日,到了晚间再收起,方便蔬菜大棚散热、透气。

  蔬菜大棚打起“遮阳伞”,对于李项奎来说是这几年才引进的“高科技”。以前一遇到高温天气,李项奎干脆将大棚的顶棚撤了下来。这样虽然使大棚得到了有效的散热,但烈日的炙烤却又增加了蔬菜的“伤亡”。

  记者走进打起“遮阳伞”的大棚,发觉里面相对阴凉。“防晒网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了阳光直晒地面。”李项奎笑着说,在大棚里,只要维持38℃,蔬菜就不会觉得热,如果再有点小风儿一吹,蔬菜就长得更欢实了。

  齐全的配套设施让蔬菜“喝”饱水

  要想在如此炎热的天气里种好菜,光靠防晒网其实还远远不够。在李项奎的百亩菜地中心有一座300立方米的蓄水池,这也是他的“秘密武器”。按李项奎的说法就是:“蔬菜长得好,全靠水来保。”

  而今年,李项奎的“秘密武器”再次升级,在装备了喷灌和滴灌设备后,又增加了水溶肥技术,在浇水的同时顺便完成施肥的操作。

  “这可是个高科技哦!”李项奎告诉记者,只要将肥料倒进蓄水池,肥料就会很快溶解在水里,打开电泵,通过喷灌和滴灌就会将水和肥料洒在每棵蔬菜上,既节约人力又节省成本。

  “水被子”加身3小时运输可保鲜

  “蔬菜种得好,对于种植大户来说只是基本要求,在这么热的天要把蔬菜卖个好价钱,才是最重要的。”李项奎为了在高温下尽量减少运输途中的水份流失没少琢磨。“水被子”就是李项奎最得意的“发明”。

  璧山的蔬菜大多销往主城的毛线沟蔬菜批发市场和盘溪蔬菜批发市场。可从李项奎的菜地到主城有至少1个多小时的车程,如遇堵车,运输时间还会更长。

  “平时还好,到了高温天气就很麻烦。”曾经好几次李项奎刚采摘的蔬菜运到主城就蔫了,不得已只好贱卖。

  为了避免损失,只要重庆“高烧不退”,李项奎就在运蔬菜的车上盖满毛毯,再用井水浇湿。按照李项奎这个“土办法”,能确保蔬菜高温下运输3小时都“水灵”。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