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广东省对口支援察隅农场 高原生态农业新地标


时间:2014-08-1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

 8月的察隅农场,山花遍野,瓜果飘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海拔只有一千六百到两千米,四季常青,冬冷夏热,温润多雨,世外桃源一般的自然条件正是理想的生态农业发展地。

  与优越的自然条件相伴随的,是这里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又远又险的道路。或许正因如此,这片仙境般的地方多年来并没有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直到援藏给这里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抓管理 促发展夯实基础:

  察隅农场的援藏工作从1995年开始。

  1995年7月至1998年7月,广东省第一批援藏干部、茂名市刘汉模同志进驻察隅农场,任农场副场长。刘汉模在农场工作期间,坚决维护班子团结,扎实开展工作,为农场争取了货车等农用设备,为农场的生产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援藏期间,组织上没有向察隅农场选派援藏干部。

  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广东省第五批援藏干部、佛山市外经贸局调研员、察隅农场党委书记黄伟平,江门市林业局副调研员、察隅农场副场长彭大荣进驻察隅农场,开始了第五批援藏工作。察隅农场第五批援藏工作组紧紧围绕“保稳定、抓管理、促发展”和“发展融入社会,管理融入当地”的发展思路,团结和带领农场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切实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促进民族团结,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一定成绩。察隅农场被林芝地委、行署评为2008年度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西藏林芝地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农场党委书记黄伟平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农场集体经营性纯收入40余万元,职工人均收入15000元,全场人均收入6620元。

  在察隅农场第五批援藏工作组的努力下,察隅农场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完工,该项目由广东省财政和佛山、江门两市财政共同援助,总投资1050万元,为广东省第五批援藏项目中单个投入最大的项目。项目包括大型晒谷场、安居房、综合种养基地等,夯实了农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解决了农场长期以来电信、电视、互联网不畅通等难题,改善了农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干部职工生活质量,增加了农场和职工经济收入。新农村“造血”项目直接增加农场集体年租金纯收入15万元,并对周边乡镇的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广东省第六批援藏干部、深圳市福田区城管局调研员、察隅农场党委书记郑党贞,湛江市畜牧局副处级干部、察隅农场副场长韦建辉,汕头市林业局科级干部,察隅农场场长助理肖国鑫进驻农场。察隅农场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农场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全场人均纯收入6620元到9000元及农场集体纯收入由40多万元到60万元的增长,在农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文化民生扶贫社会工作开展等方面积极推动农场发展。三年共投入援藏资金2700多万元,安排了“察隅农场生态综合养殖基地”、“察隅农场高附加值铁皮石斛实验项目”、“察隅农场藏药材种植”等11个援藏项目。其中,“察隅农场生态综合养殖基地”项目开创了西藏地区成功养殖内地“四大家鱼”的先河。该项目的成功有望改变西藏长期以来从四川等内地输入“四大家鱼”的历史,为西藏林芝地区发展“四大家鱼”养殖奠定坚实基础。

  建生态农业基地理清思路:

  2013年7月,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干部、广东省委办公厅保密局调研员、察隅农场党委书记陈晓明,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高级农艺师、察隅农场副场长欧继喜进驻察隅农场,开始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

  陈晓明是广东省第六批、第七批援藏队领导小组成员,第六批任林芝地委副秘书长,2013年7月留任察隅农场党委书记。农场援藏工作组抵达农场后,深入开展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会、个别交流等方式了解情况,找准农场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一是发展经济难。农场经济十分落后,属于纯农经济,农产品附加值低,加上交通十分不便,运输成本很高,造成农产品效益很低。二是培育和吸引人才难。农场的干部职工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系统农业专业知识和营销知识。近10年来没有大学生愿意到农场工作,农场人员年龄偏大,活力不足。三是干部职工子女读书负担重。农场干部职工子女上学的费用靠父母微薄的收入来支付,加重了家庭负担。四是饮用干净水难。农场干部群众饮用的水是山上的雪水或泉水,遇到下雨天,泥沙俱下,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但是,察隅农场援藏工作组没被困难吓倒,而是针对农场存在的困难,与农场党委班子共商对策,认真总结历届援藏和近年农场工作的好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确定了把察隅农场建设成高原生态农业基地的三年援藏工作思路。具体为:在林芝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高原生态农业基地为目标,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切实改善民生,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察隅农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察隅农场援藏工作组按照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提出的民生为龙头的援藏工作原则,在援藏项目上充分向民生倾斜。农场党委会经过认真深入的调研论证,围绕推动“高原生态农业基地”建设,针对农场产业发展统筹力度不够、效益差,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缺乏等实际,以促进产业发展、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智力支持和人才培训为重点,确定了三年援藏项目共3类8项。促进产业发展方面2个项目:察隅农场高原生态农业基地,察隅农场农产品展销市场。民生工作方面6个项目,其中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4项:察隅农场清洁饮用水工程,察隅农场五连道路改造,察隅农场耕地围墙建设,察隅农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智力支持和人才培训方面2项:察隅农场扶贫助学工程,察隅农场人员培训项目。

  2013年9月30日,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同志在《 察隅农场工作情况汇报(2013年9月)》上批示:援藏工作思路清晰,项目选得准,所采取措施可行。望紧紧依靠当地干部群众,在第七批援藏工作中扎实起步。

  2013年9月28日,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林木声同志在听取农场书记陈晓明的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了农场援藏思路务实,找准了工作切入点,并要求一定要按照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关于援藏工作的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工作。

  援藏项目上关注民生外,农场援藏工作组十分关心农场干部职工身体健康,刚到农场不久,就联系了广东省(江门市)第二十九批援藏医疗队一行八人在农场举行大型义诊活动,为农场干部职工及周边群众270多人次免费提供体检、咨询等服务,并赠送了各种药品和预防疾病的宣传册。

  察隅农场援藏工作组十分关心农场困难干部职工的生活,深入基层,对口帮扶,与困难户“结对认亲交朋友”。在去年中秋节、重阳节和今年藏历新年、春节、端午节之际,农场党委书记陈晓明、场长平措、副场长欧继喜与农场党委班子成员赴农场各支部了解困难职工生活情况,向他们发放了慰问金,解决了燃眉之急。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