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淮南市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农”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克服了部分农产品价格低迷和国内部分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冲击,全市农村经济呈现出健康发展、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据统计,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4.45亿元,增长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六位。
上半年淮南市农业生产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农业经济较快增长,增速快全省。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9%,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二是夏粮实现十一连丰,亩产创新高。据统计,全市夏粮实现63.85万吨,增长4.7%,创历史新高。三是蔬菜保持快速增长,价格平稳。今年以来,受气候影响,全市蔬菜产销两旺。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达21.1万亩(不含食用菌、土豆及果用瓜),同比增6.6%,蔬菜总产量达41.2万吨,同比增6.36%,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四是渔业生产平稳增长,投放量增大。上半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37386吨,比上年增长3.15%。淡水鱼种投放量9591吨,比上年增长6.92%。全市养殖面积16300公顷,比去年略有下降;五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总量高于全省。今年以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7元,增长12%。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居民5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总量高于全省364元,在皖北六市中列第一位。
来源:新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