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阜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调查
中国日报网CITY城市讯 “要把沉睡千年的荒山唤醒,让荒山变成金山,造福阜平百姓”。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一项备受各级领导关注的现代农业项目,却让当地百姓满腹怒气,引起了村民们强烈不满。为何投资数十亿元的利民项目,好事为何却变成了“烦心事”,群中的不满从何而来,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什么侵害,其中存在何种猫腻?对此,本网工作人员进行了实地调查。
这个被称为“让荒山变成金山”的项目,名为葫芦峪(阜平)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由一家名为葫芦峪(阜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葫芦峪公司)的民营企业与阜平县政府合作,由前者负责开发。相关资料显示,该项目是将农户自主经营的荒山荒坡经过土地流转,集中起来,经过对荒山的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发展高科技现代农业,使农民增产增收。该项目在阜平县的4个乡镇分别选择一个村子作为试点,于2013年10月开始进场施工。
7月18日,在4个试点村之一的阜平县王林口乡马沙沟村,村民向本网工作人员讲述了他们对荒山开发项目从开始的由衷支持到现在的强烈不满的过程。
马沙沟全村有110多户人家,401口人,是位于太行山腹地的一个山村。这里以山地为主,耕地稀少,山坡上多为砂石,不适宜耕种,但适合大枣的生长。据说,早从隋朝时候,这里就有了枣树种植的历史。这里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枣树,大枣也成了村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村民介绍,去年9月份,乡村干部告诉大家,县里要在这里进行荒山集中开发。按照当时的说法,荒山整治之后,梯田上种核桃,山顶搞现代化养殖,村民的枣埝地每亩每年按800斤玉米、旱地600斤玉米补偿,5年之后与公司按照五五分红。而且,村民赖以生存的枣树基本不动。对此,村民们都非常高兴,也都非常支持,几乎所有村民都在村干部发放的一张土地流转明白纸上签了字。
不过,随着事情的发展,村民发现情况并非如此。问题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枣树砍伐上。
村民史存志是马沙沟的一名村民代表。他说,去年刚开始进行土地流转时,在一次由县、乡、村相关领导和村民代表召开的动员会议上,政府明确承诺,村民原有的枣树基本不动,枣树从树干地面沿山坡7米以下仍归村民所有,只整理没有枣树的荒山荒坡。但是,没过几天,村民们就获悉葫芦峪公司要将所有枣树都砍掉的消息。
82岁的孟连生老人说,枣树是村里人的救命树,现在要把枣树砍了,老百姓生活怎么办。再说了,当时说好了的不砍树,现在却要把树砍了,这不是骗人吗。
史存志给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他家种了4亩枣树,每年收入几万元,现在要把树砍了,这不是要人的命根子么。
之后,村民们开始到山上护树,但他们赖以生存的枣树并没有改变被砍的命运。一个多月后,葫芦峪公司组织数十台挖掘机,在晚上将枣树开发范围内的枣树全部铲掉。村民董宪章说,在规划开发的3000多亩山地里,据不完全估计,约有10万多棵枣树被砍掉。他说,很多枣树都已经生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夜之间就被砍掉,让人心痛啊。

山坡中仅存的几株枣树,被掩埋在翻出的砂土中。
枣树一夜被强行砍掉,村民们的气愤达到顶点。更让人气愤的是,由于村民的阻拦,部分村民还被打伤。
今年86岁的老太太齐尚连,是1946年入党的老党员,家里种了140多棵枣树。提起枣树被砍、儿子被打的经历,老人气得几度落泪。他的三儿子因阻拦砍伐枣树,被乡干部带人打的昏迷过去,辗转两所医院救治,6个多小时后才苏醒过来。老人说,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就强行砍树,这不就是强盗行为吗。
与齐尚连老人的经历类似,82岁的孟连生同样因为女儿将车停在自己地里的一条新修的小道上,被认为故意当道影响开发,在发生争执时,老人被摔倒在地上,儿女们的摄像机和手机被抢走。儿女们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王林口乡一名负责人称,同意土地流转才处理此事,否则决不处理。
村民董宪章说,因为政府和葫芦峪公司违反不砍枣树的承诺,强行砍树,还恐吓打人,原来同意土地流转的村民,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反对土地流转。再说,老百姓并没有和村里或葫芦峪公司签订合同,现在进行土地整治本身就是违法的。
本网工作人员在现场看到,已经整治的数千亩山地,层层梯田,颇为壮观。只是整片山地被翻了一遍后,全是一片土黄色,没有了原来的绿意。而据村民介绍,过去这里到处是枣树成荫,绿意盎然。孟建兵等几名村民在给阜平县林业局的反映信中说,林业局负责人曾明确表示,荒山治理不损毁枣树,否则就是违法的,现在10万多棵枣树被砍,枣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村民们眼在流泪,心在流血。
出现上述问题,马沙沟老支书李奇认为,在整个荒山治理项目中,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村民没能够参与决策,村民权益没有有效的诉求平台,是主要原因。
枣树被砍已经成为无法更改的事实,“让荒山变成金山”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描绘的美好前景还是能给马沙沟数百村民带来新的希望。然而,对这个直接关系着村民未来生存的农业产业园,村民却忧心忡忡,对其建设质量疑虑颇多。

沿着梯田的护坡上去,松软的砂土被人踩出一个个深坑。
村民介绍,按照规划,荒山治理中平整出来的梯田,砂石下挖1米,垫土层至少不少于40厘米,这也是农业种植的土壤层最低保障。但是,除了在临近路边的一些地方能达到这个标准外,山沟深处的许多地方,整治出来的许多梯田土层厚度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只有不到20公分,甚至更少。7月18日上午,在村民带领下,本网工作人员驱车沿着新平整出来的山路蜿蜒向上,在一块新平整出来的梯田里(这块梯田还是紧邻山路,只是在路下边六七米处),村民用铁铲从上面向下刨,不到20厘米,就露出了原来的石层。随后,村民又带着记者查看了几处梯田,结果都差不多。村民史存志说,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土层甚至更薄。
村民们表示,土层达不到一定的厚度,农业生产就根本难以得到保证。对于大量存在的土层浅薄现象,村民们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怀疑。
同时,按照规划,整个农业园要建造塘坝、护坡,道路硬化。但实际通往山里的道路只是用铲车开辟出的山路,并没有硬化。更严重的是,几乎所有梯田除了有些在梯田边沿建有石沿外,都没有设置护坡,只是翻出来的砂土,非常松散。本网工作人员从梯田向上攀爬,脚一下子陷进去,直到脚脖子,踩出十几厘米的深坑。村民们说,如果就这样的话,一旦汛期来临,出现山洪,砂土会顺着山坡而下,后果将非常严重。不仅梯田被毁,前功尽弃。更让人担忧的是,如此松软的砂石肯定会形成泥石流,泥石流从上而下奔涌而来,山脚下的村庄将会遭受没顶之灾。
由于各种原因,本网工作人员未能到农业产业园在阜平县的其他三个试点村。马沙沟村民说,其他地方的情况和马沙沟类似,土地整治质量与这里没有大的差别。
对于这种严重建设质量问题,曾有村民安慰自己,也许整个工程还没有完工,以后还会逐步完善,梯田的土层将继续加厚,护坡也将随后加建,道路也会硬化。但最近传出的消息却令人不安,将这种幻想粉碎。有村民表示,他们在前往保定市国土资源局上访时听说,最近几天,有关方面就要对这里正式验收。如果验收一旦通过,荒山治理项目就算大功告成。届时,存在上述问题的整个工程,就像被砍掉的枣树一样,再次成为无法更改的事实。
马沙沟村边未被砍掉的枣树,郁郁葱葱,结满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