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加强科学发展规划,打造复合型旅游品牌


时间:2012-07-11  来源:中国乡村旅游 点击:
 现在,整日忙碌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都市田园”的生活了:春天去农村摘摘草莓、钓钓鱼,夏天去采些葡萄,冬天吃吃土菜。

  据了解,目前我省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景点(包括农家乐)已增至3030个,其中规模以上休闲农业企业增至750个,年接待游客达58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150亿元。前不久,南京市江宁区和如皋市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为2011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到现在,我省累计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点8个,示范点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精美的蛋糕实在诱人。然而,乡村旅游发展的各类问题开始浮现。

  农家本色少了,乡野气息淡了

  有些乡村旅游区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不少,但多数落入俗套,缺乏新意。苏北某县由林业、景观专家规划的数千亩意杨森林公园,政府投资近千万元,经营项目却仅有垂钓、茶社,铺设的水泥道路也不符合生态要求,少了农村的气息。

  泰州市一家旅行社计调部经理舒女士说,她曾带团队到一些农村搞乡村旅游活动,结果不少游客抱怨,“这哪里是乡村,比城市还城市!”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市民广场、游乐场,在乡村旅游区仍然可觅踪影;有的甚至套用城市公园的模式,花费巨资打造不城不乡、不土不洋的人工园林。

  省有关部门的调查也显示,不少乡村旅游都变了味,农家本色少了,乡野气息淡化了。有的生态园在规划建设中,将原住民迁出集中定居,自然村落改为农田。有的仅仅造几间老房子,静态展示传统劳作和生活用具,以为这样就是挖掘农耕文化,结果花了很大精力,游客却匆匆而过。

  东南大学教授周武忠认为,发展乡村旅游,要警惕都市化模式破坏乡野气息。搞乡村旅游就要把农村建设得像农村,一味地模仿城市去建设农村,从某种意义讲,其实是对乡村旅游资源的破坏。

  “换个地方吃土菜”,同质化竞争严重

  “模式单一,太多雷同,玩来玩去,不外乎钓钓鱼、打打牌、吃吃农家菜。”是现在很多游客乡村归来的感受,这也成为乡村旅游发展难以越过的一道“坎”。南京必得旅游策划设计院院长陆乃高说,“乡村旅游还显得‘散小弱’,低层次粗放式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

  兴化一家旅行社总经理徐美松也有同感,他觉得几乎所有的“农家乐”项目都是一个调子:主打“吃特色农家饭”。就连泰州、无锡、苏州等地部分档次较高的乡村旅游景区,也只是引入了农具、玉米等农耕文化元素作为装饰而已。在高校工作的朱新华,到过省内4家规模较大的乡村旅游点,她说,“我们现在的乡村旅游特别是‘农家乐’更多集中在餐饮方面,没有把农村的‘土味’真正呈现出来。形象地说就是‘换了个地方吃顿土菜’,拎回贴着不同标签的草鸡蛋。”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秀忠认为,过分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不突出,造成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出现同质化倾向。“大家都挤在一座‘独木桥’上,难免出现恶性竞争,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加强科学发展规划,打造复合型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要跳出传统思维,让农业、旅游业紧密结合、互动发展,形成独特的复合型品牌,实现双赢。”泰州市农委负责人说。这几年,泰州市让“三资”农业牵手旅游。河横村成功晋升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后,近两年已吸引“三资”5000多万元,先后推出蝴蝶兰花园、千亩葡萄园等一批生态景点,两年来游客达50多万人次。 “乡村旅游应该形成‘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多个产业、多个部门、多个地区的良性互动、联动。‘抱团’经营可以让乡村旅游既把蛋糕做大,又能做‘精’,打出品牌。”旅游界业内人士说。经营者应主动与邻近的旅游区联网宣传,从而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争取客源市场,使乡村旅游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科学规划是乡村旅游的当务之急。”中国乡村旅游协会和农业部有关专家表示,今后将加快制定规范性指导意见,提升乡村旅游的质量和水平,加速推进乡村旅游从初级观光向高级休闲、从同质开发向差异发展、从单体经营向集群布局的转变。


来源:中国乡村旅游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