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为农资打假“秋后算账”叫好


时间:2012-07-11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点击:

  山东某市在全市农资经营户中推行农资商品存样制度,统一制作农资商品质量保证存样袋,免费分发到各农资经营点。农民购买化肥、种子等农资时,当场封存样品,由农民签字,商家盖章,再交给农民自己保管,用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农民可凭样品直接找商家索赔或向工商机关投诉举报。闻此,笔者深为该市这一“秋后算账”的农资打假举措叫好。(7月3日《经济日报》)

  当前,市场上诸如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等之类的假劣农资产品事件时有发生,广大农民对此深恶痛绝。农资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不仅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发展,影响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也造成了不少悲剧性事件。近年,农资造假危害尤甚的就是种子掺杂使假,导致农民的粮食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据统计,全国每年农药用量约为100万吨,如果其中有25万吨是假劣产品的话,按每吨农药1000元计算,每年给农民增加的经济负担就高达2.5亿元,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利益。

  农资商品存样制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有关职能部门在治理假劣农资问题过程中没有流于形式,或仅是集中行动高潮期间打击一下了事,而是对农资质量问题长期负责、一包到底。

  农民买了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等之类的假劣农资产品,往往因为“嫌麻烦”、“难举证”、“费时间”和“怕报复”而不愿或不敢投诉。农资商品存样后,由于事先留有存样,证据在手,农民不用多费口舌和经营户理论,就能够直接挽回经济损失,从而也调动了农民投诉打假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农资商品存样制度及与之相伴的依法惩处,也给众多农资经营者以警醒,敦促他们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和经营风险意识,恪守职业道德、自我规范、守法经营,它所产生的威慑力,有利于培育规范化的农资市场,净化农资市场环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为这种让农民称赞的举措叫好之余,也希望有更多地方的相关职能部门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