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在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育龙湾小区,小区居民邵沐青正在自家的新房里忙着装修。“小区里三栋‘6+1’住宅的住户都是原来青龙镇邵庄村的村民。”邵沐青说,小区整体设计具有满族文化建筑风格,绿化和配套设施建设都很到位,跟以前“脏乱差”的村庄相比变化翻天覆地。
立足满族特色和山区特点,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青龙新型城镇化确立了科学规划、彰显特色、产城融合、完善功能、破解制约的战略构想,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贫困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县委办公室梁庆军说。
全县在城镇化建设工程推进伊始,就聘请北大、中国建筑设计院等10位知名专家作为县城建设规划顾问,对重点地区规划设计条件和方案进行严格评审把关。统筹安排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农田保护空间和区域基础设施布局,按照“组团式分布、金三角架构、一城三区”布局,协调推进县城、大巫岚镇、双山子镇组团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彰显满族文化特色,凸显山清水秀生态优势,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县棚改办主任贾宝民说,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青龙明确了“区域中心之城、山水园林之城、民族特色之城”发展定位,把历史记忆和文化元素完美融入城市肌体之中,在县城区打造了都阳路、满韵街等4条具有生态魅力和满族风情的特色精品街,以及育龙湾等多个特色小区。依托县内五大河系、特色植物和满族文化特色,对县城内16条街路进行命(更)名,延续历史文脉、突出民族特色。
“青龙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充分利用青龙特有的生态优势,借山造景、临水辟景,使城市建筑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贾宝民说,青龙围绕构建县城北部山地景观,建设朝凤台等4处现代山地公园、3公里山地观光步游路,打造南山生态观光园和北山慢行休闲系统。
围绕县行政中心和民族文化广场一线,严格控制中心区建筑高度和色彩,启动实施八旗北街综合开发、传媒大厦等重点项目,倾力打造城市中轴线。实施都源街开发改造、万成尚景和城市综合体等项目,打造现代化城市新亮点。利用县城黄金地段,高标准建设城市商业网点,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连锁经营、信息服务、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打造了一批特色商业街和商贸综合体。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乡镇政府所在地对周边行政村的带动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人口转移、就业增长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注重产城融合推进县城扩容,全县不断加快推进园区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聚,使更多的农村人口在企业就业、在县镇居住,逐步扩大县城容量。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目前,青龙投资3.75亿元构建的“六横十六纵”路网工程已经完工。县城供水二期等项目全部竣工,实现集中供热、供水、供电全覆盖。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完工,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