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大蒜陷炒作怪圈:一月之间从价格暴涨到交易停滞


时间:2012-07-11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盛夏时节,热浪灼人。有大蒜华尔街之称的山东金乡县,直到下午5点,山禄国际大蒜交易市场内才渐渐热闹起来。

  不过,在太阳下苦熬了大半天的蒜农和蒜商却高兴不起来。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只剩下满脸的失望。大多数蒜农和蒜商仍在观望。虽然一个月前,蒜价从每斤1.3元飙升到了4.2元,但谁也没有想到,接踵而至的却是价格大幅回落,交易近乎停滞。

  再过十几天,大蒜进入冷库储存的大幕即将拉开,目前仍不明朗的价格走势也将见分晓。但无论如何,暴涨或者暴跌,都不是蒜农和蒜商所期望的结果。

  单打独斗,蒜农缺乏价格话语权

  2011年,蒜价一直低位运行,但这并没有让种了30余年大蒜的金乡人退缩。

  在鱼山镇小李楼村,褚衍礼和往年一样,把自家的四亩地全部种上了大蒜。村里其他村民,也很少有人因去年赔了钱而少种或不种。“不管价钱高低,该怎么种还是怎么种,这么多年了,种蒜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就好比过去种粮一样。”

  拥有60多万人口的金乡县,是名副其实的大蒜之乡。说几乎所有农民都在种大蒜,一点都不夸张。无论是行情好还是行情差,全县近90万亩的耕地中,大蒜的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5万亩左右。

  “主要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纯粹的基地化生产面积只有1000亩左右,公司或基地加农户的形式也有一部分,但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与大蒜生产“深交”多年,金乡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王乃建坦言,就目前的情况看,大蒜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依然偏低。

  在王乃建看来,这是因为与其他农作物“三分种七分管”的生产模式相比,大蒜生产具有劳动密集的特点,要想有好收成必须“七分种三分管”,种植和收获环节都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而且种植风险也要比其他作物大,因此很多蒜农都不敢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规模经营。

  规模化和组织化的欠缺,使得“单打独斗”的蒜农们在整个大蒜产业链条中,成为了最弱势的一个群体。在复杂多变的市场面前,由于缺乏左右大蒜价格的话语权,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非常弱,无论是暴涨或者暴跌,他们都注定要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