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福建清流:老味道有了新规范


时间:2014-08-12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蔡茂楷

清流是一个山区小县,它地处福建武夷山南侧,总人口仅15万。清流也是一个“大县”,随着“清流溪鱼”、“清流黄羊”、“清流豆腐皮”、“清流雪薯”、“清流鲜切花”等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这个山区小县越来越有“名气”。

一年四季,满眼皆绿,森林覆盖率高达84%的清流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业资源丰富,“一方面是守好青山绿水,另一方面是创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谈起县里的农业工作,县农业局局长张增旺思路清晰。

技术规范促进产业提升

由清流七星岩食品公司研发的《一种豆腐皮制作方法》,将豆腐皮保质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由溪镇爱珍豆腐皮合作社与省农科院技术合作,开发的多口味即食豆腐皮新产品,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空间……按严格的技术规范生产已成为清流农产品龙头企业、合作社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为抓好技术规范,增强农产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清流县农业部门加强引导,推进企业主动与科研院所对接,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提升。在豆腐皮的原料环节,引进新品种,推广优质黄豆的种植面积,引进新技术,提高优质品种产量和出浆率。

作为农业部2010~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清流县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自2009年来,推广“猪-沼-草-羊”生态养殖,在养殖场周围种植牧草,既可消纳粪污,牧草又可喂猪羊,实现生态循环发展。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的支持下,成立了院士工作站,提出了黄羊产业科学发展的一揽子意见。

不仅是豆腐皮和黄羊,溪鱼、雪薯、鲜切花等产业也都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的形成促进了产业的提升,目前在几个农产品的国家地理标志示范区内,豆腐皮产量接近3000吨,溪鱼养殖接近5000亩,黄羊养殖接近5000只,鲜切花种植接近1000亩。

强化质量确保产业安全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监管隐患和突出问题,清流县农业部门组织全县重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举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签字仪式,通过向社会公开承诺的方式,强化质量安全。

在全县范围内,推进“五统一标准化种植模式”(统一良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推动“四统一”标准化养殖(统一提供种羊、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成羊(鱼)、统一加工销售)。几个“统一”,提高了标准化生产,提升了溪鱼、黄羊、豆腐皮、雪薯、鲜切花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创建品牌促进产业增效

无公害、有机、绿色种养基地,成为这个山区小县里最活跃的现代农业元素,全县目前有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8个,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4个,省、市级优质高效养殖示范园区5个。其中2万亩基地通过了省级无公害基地认证,29个产品获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认证。

基地催生了一批农产品品牌。省名牌产品“青流”黄羊、“鑫珍”豆腐皮,省著名商标“七星岩”豆腐,“严坊”清流雪薯等一批受到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有力提高了清流县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美誉度。

“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后,通过加强质量管控,品牌创建等措施,产业增效明显。”县农业局局长张增旺说。清流黄羊种羊、肉羊价格比以前每斤高出2元以上;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的豆腐皮在上海、福州等地的农产品连锁超市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出16%,年销售额达1200万元;嵩口沧龙渔业合作社2500亩的水面溪鱼年销售最高达2500万元,比往年增收20%以上


来源:农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