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河南省许昌县陈曹乡:高效喷灌种地不怕旱


时间:2014-08-12  来源:未知 点击:
范亚旭 本报记者 陈四化 张培奇

8月6日,在河南省许昌县陈曹乡高效节水示范区内一株株玉米粗壮挺拔,风吹过玉米叶飒飒作响,初长成的玉米穗昭示着丰收的喜悦。在远处,一台台泛着银光的高效节水喷灌机正在进行着喷灌作业。

“从我开始种地,就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旱情,以前的老机井水量根本就不够用,抽半个小时停半个小时,如果不是田间的水利设施能够及时灌溉,今年的玉米最多是半收。而按照现在的玉米长势来看,我们合作社的玉米还可能会增产。”益农高产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史青民兴奋地说。

抗旱服务队让农户再不担心浇水

据了解,许昌县益农高产种植合作社今年种植玉米1100亩,有100多户农户加入。史青民说:“我们的合作社是联合种植,统一耕种,统一管理,收获时合作社有收割机收割。”合作社里还有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植保机器等,为合作社内农户服务的同时也为周边村庄的农户服务。

在陈曹乡尚庄村年过五旬的农民尚水旺告诉记者:“我们的玉米都浇四水了,根据旱情,十天左右还要让合作社再浇一次。”尚水旺说的合作社就是史青民的益农高产种植合作社。

“大旱之年,我们合作社内成立了30人的抗旱服务队,如果遇到哪家灌溉困难,我们的抗旱服务队就会冲锋在前,帮助农户去灌溉,最后只需要农户出部分水电费。”史青民说。

据陈曹乡书记范利民介绍,“针对今年抗旱保秋,乡里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全乡组建了43个抗旱服务队,帮助那些外出打工或因家庭困难劳力不足不能及时灌溉的农户进行灌溉,益农高产种植合作社抗旱服务队也是其中的一个。”

“陈曹乡是全国高产创建整乡推进试点之一,水利设施建设属于国内最先进的,水跟上了,玉米自然好,否则这儿地不绝收也要减产。我们的玉米照现在的生长趋势,秋收时应该能够达到600公斤以上,这个产量今年算是丰收了。”陈曹乡分管农业的负责人郭乃雷站在史青民的玉米地边上说。

社员把土地管理权交给我,

我自然要让社员放心

史青民的益农高产种植合作社里1100亩玉米,自己占了200多亩。由于益农高产种植合作社内农户最后的收获的粮食还归各个农户支配,每次在玉米管理时史青民都是先去管理社员的土地。一名社员告诉记者:“益农高产种植合作社的化肥、农药都是统一采购,从大公司里购进,保证使用的化肥和药物都是合格的,无污染,来保证生产出的玉米的品质。灌溉时史青民也是先让社员浇,把自己的放在最后。”

“社员把土地管理权交给我,我自然要让社员放心。”史青民说。

益农高产种植合作社抗旱服务队在保证合作社内1100亩玉米正常生长的同时,也积极为周边村里的农户提供灌溉服务。目前抗旱服务队已经为邻村提供多次灌溉服务。

“以前出现干旱天气时,粮食都会出现减产现象,现在有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有了我们的合作社的抗旱服务队,村民再也不用为灌溉难发愁了,能有这样条件的农民真是幸福完美了。”抗旱服务队的一名成员说。

史青民说:“如果按照前几天的天气状况,我们合作社已经开始再次浇水了,现在的玉米长势正好谁也不舍得让玉米苗吃亏,再努力一个多月玉米就成熟了,那时候我们的合作社就成为丰收社了。”

“现在我种地是非常相信农业技术人员的话,信他们不吃亏,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合作社后,合作社抗旱服务队就把自己的玉米给浇了,如今大旱之年玉米长的还是生机勃勃的现象,我活这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农民尚水旺高兴地说。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