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埃德尔认为,城市里可以像在农村一样建农场。他买下一幢4层高、建筑面积8690平方米的楼,在里面从事无土栽培和养鱼,希望开拓一条城市生态农业之路。
改造废弃楼房
埃德尔2010年用52.5万美元买下一幢原为猪肉加工厂厂房的废弃建筑,一番改造后,楼内建成鱼塘,种植一些能靠塘水中养分生长的绿叶菜,塘水也得到净化。他把改造后的建筑命名为“农厂”。
“农厂”吸引来几名租户,包括3家从事“鱼菜共生农业”的小企业、一家手工酿酒商和一家发酵茶商。埃德尔用租金进一步改造“农厂”,希望“农厂”最终摆脱对外界供电的依赖,成为一个自给自足、实现“零排放”的生态圈。
他准备过些时候在楼里建一个面包房,用酿酒产生的废料做烤炉燃料,明年安装一台可用堆肥所产沼气做原料的发电设备。伊利诺伊州政府拨款150万美元资助安装这种发电设备。
降低物流成本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德波米耶著有《垂直农场》一书,认为在楼房里建农场潜力巨大:作物不易遭受病虫害和杂草侵袭,大大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用量;农民不必担心干旱、霜冻、暴风雨等恶劣天气。
楼房农场一年四季都可收获,同时大幅缩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运输产生的碳排放,也能让消费者享用更新鲜的蔬菜。
仍在最初阶段
“农厂”不时接待学校参观团和对楼房农场感兴趣的人士,埃德尔打算建教育中心,让参观者在了解农业知识之余品尝用新鲜蔬菜和鱼制作的食物。
城市农场的前景看似美好,但是否具备商业竞争力言之尚早。德波米耶看好城市农场,认为这种事物“现在相当于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最初阶段,但潜力巨大”。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