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沙土地种柴胡:走这条路是对的


时间:2014-08-12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点击:

近日,河北省南和县东大村中药材种植大户魏志平来到自己的百亩药田一边查看苗情,一边预测着今年的收成,虽然才是种植的第二年,但积累下的种植经验让他对致富前景充满信心。“你看,今年的苗全,长势好,效益肯定比去年要高,这说明当初走这条路是对的。”

  去年这个时候,魏志平可没有这样的好心情。

  魏志平在村里担任着村支书,但东大村是个地地道道的沙土村,村里一多半的土地是沙土地,肥力小,地里的庄稼历来产量很低,效益不高,一直很让魏志平闹心。一次在与熟人的交谈中,魏志平偶然得知柴胡这种植物适应性强,非常适合在疏松的夹沙土地生长,而且目前的市场前景很好。魏志平顿感商机来了,经过一番考察,魏志平与长沙一家中药材种植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说干就干,他成立了“南和东明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本村120余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柴胡。

  然而对柴胡种植经验的欠缺,让魏志平刚种上秧苗就遇到了一个不小的挫折。因为没摸清柴胡的生长特性,加上春季干旱,一些秧苗的叶子开始泛黄,虽然经过“抢救”,救活了一部分,但还是有不少的秧苗枯死。此后,老魏一边请教技术专家,一边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种植科学管理方法,细心呵护秧苗。到了收获季节,尽管因管理不善,种植没有获得预想收益,但老魏还是很欣喜:刨除种植期间的各种费用,亩产净收益竟然达到了2000元,120多亩进账20多万,“这比种庄稼多收了一倍!”老魏感慨。

  种植第一年,不少村民都持观望态度,不敢跟着一起种:“多少年都是这么种着粮食过来的,搞不好,别再赔了。”但打定主意的魏志平愣是在众人怀疑的眼光中开辟了自己的第一块“试验田”。

  通过魏志平的带头实践,村民们看到种植柴胡能挣钱,不少村民加入了魏志平创办的合作社。目前,该村有一半多农户开始特色种植,户均增收5000多元。

  “同时,村里的闲散劳动力也有了就近打工的地儿。”魏志平介绍说。由于将土地流转出去,不少村民不但能按时领取千把元的租金,还可再挣份打工钱。“一亩地,两份钱,值!”村民魏建业高兴地说。

  本报记者 郝凌峰 通讯员 王乐 张国文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