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浙江缙云:一片茭白叶的创富故事


时间:2014-08-09  来源:浙江日报 点击:
 

  在缙云大洋镇的一次展示会上,一个正在编草鞋的老人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细看在他手中翻飞的绳子,既不是稻草,也不是麦秆,而是以前常被农民一把火烧掉的茭白叶。

  “以前大洋茭白丰收时,大街小巷、水库山头,到处都是茭白叶子,走都走不过去。只好等它晒干后直接烧掉。”请这位老人来表演的,正是他的“老板”——大洋茭白叶绿色环保编结厂负责人胡成奎。从2006年起,胡成奎花了3年时间、投入20万元,终于摸索出利用茭白叶制作工艺品的技术。2009年,老胡在上海碰到一位日本商人,直接把这项生意做到了日本,最多时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

  “茭白叶子都能换钱!”胡成奎的编结厂开起来后,大洋镇的茭农们开始主动找上门。但是,用来做工艺品的茭白叶收割、晾晒要求较高,胡成奎把晒制的诀窍毫无保留地告诉茭农。茭白叶从最初的0.3元一斤,涨到如今的0.5元一斤。每亩茭白,光叶子就能给茭农增收1000元。缙云5万多亩的茭白叶,找到了好出路。

  茭白工艺品是纯手工产品,老胡的编结厂雇了160多位村民。每个工人接受简单培训后,只要坐在家里,按照老胡提供的图样和方式编结产品即可。按件计价,时间也很随意。一般一天可以做十二三个工艺品,能赚到20元至30元钱,最多的时候可以赚到80多元。

  “近两三年,我们大洋镇的一些老太太,专门去捡茭白叶,晒干后卖到我这边来。有一个80多岁的胡老太,有一天颤悠悠走到我这边来,也说想来做工。他们每个月能赚600元到900元钱。胡老太都不用儿子承担养老费了。”胡成奎笑着说。

  记者路过大洋镇,发现成捆成捆的茭白叶子整齐地堆在街边、墙角暴晒,等待着华丽转身那一刻。茭农们说,以前烧叶子常常引发山火,污染环境,现在就没有类似问题了。对于茭白种植面积占丽水全市55.6%的缙云来说,茭白工艺品,成了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来源:浙江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